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14: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21:52
犯罪行为的动机,源于犯罪意识的支配。侦探们为了解开疑虑,将寻找犯罪动机的途径转向心理学。在法律界,心理学概念的引入,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尤其是在英国。通过重视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构建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结构,可以深入了解犯罪动机。然而,仅依赖心理痕迹来破案,只能从侧面进行描述,而不能作为唯一手段。
心理痕迹的概念并非新奇,在1932年的查尔斯·林德伯格绑架案中,这一概念初见雏形。但由于时间的*,心理学只在严重的刑事案件中发挥作用。作为传统研究技术的补充,心理痕迹在案件侦破中展现出多方面的作用。它通过各种迹象,追溯过去的犯罪行为,解决当前的犯罪,并提出建议。心理痕迹的应用,促进了心理学在案件侦破中的有效性和自信,同时也引发了对犯罪心理研究的深入探讨。
心理痕迹在犯罪类型研究中的应用,为犯罪心理研究提供了巨大优势。然而,这一优势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保证每起案件的客观性并非易事。心理痕迹通过分析过去的行为,预测和解决当前的犯罪问题,为精明干练的心理专家提供了无限的力量。在面对犯罪时,人类的打击力量是永远的,心理痕迹的应用,无疑为破案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手段。
心理痕迹属于广义痕迹的一种。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在心理上留下的印象或迹象,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能动反映,,具有客观存在性,同时又有表现形式上的依附性,通过犯罪行为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遗留痕迹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