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1: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22:58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办事处的白水寺公园内,白水寺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底蕴深厚。原名白水兴隆寺,因寺前潺潺流淌的白水山溪而得名。寺内以3尊壮观的石雕巨佛而闻名,通常称为大佛寺。白水寺在明清时期享有盛誉,被誉为“白水异浆”,并列入了房山八景之一。然而,其创建年代已无确切记载,据明代郑民悦的《重修白水兴隆寺记》记载,该寺在明景泰年间(1450-1457年)曾由僧人智莲进行过重修。成化元年(1465年),住持净广进一步修建,并在寺中树立了一座由僧道深撰文的碑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又进行了修缮,新建了北殿,并不幸被山火摧毁。直到万历四年,游僧常缘在经过蝎息岗时,目睹了废墟与石佛,他发起募捐,重建白水寺。此次重建采用山中石材,建造了无梁石阁,安置了3尊石佛,并为它们涂上金粉,阁内还绘有壁画。弥勒殿、禅堂、山门等建筑相继落成,山门上题有“兴隆”二字。此外,还建有钟楼、库厨,并在石岗顶部竖立了一座花岗岩石塔。竣工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寺内的诸多建筑如山门、弥勒殿等已损毁,仅剩石阁、石佛和岗顶石塔。1993年,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与房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出资修复了石阁顶部,还重建了石桥,使得白水寺得以部分恢复原貌。[7]白水寺的历史遗迹至今仍吸引着游客和研究者探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