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一多云彩构成海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1: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7:15
是:s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附原文:
渡荆门1送别
渡远2荆门外,来从楚国3游。
山随平野4尽,江5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6,云生结海楼7。
仍8怜故乡水,万里9送行舟。[1]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2.远:远自。
3.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4.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5.江:大河。大荒:广阔无垠的原野。
6.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
7.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8.仍:频频。
9.万里:喻行程之远。[1]
白话译文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1]
3创作背景编辑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
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