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卡夫卡》:就当是一场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2: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1:20
本文约2500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较之把自由搞到手,把自由的象征搞到手恐怕更为幸福。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在大陆的译本是典型的“林译村上”,即打上了林少华老师印记的作品。整部小说与《1Q84》采取相同的双线叙事推进,不过剧情情节并没有《1Q84》那么强烈,故事情节性较弱,叙事节奏较慢。所以配合林少华老师“点缀式”的翻译,反倒显得恰如其分,毕竟即便读完以后完全不明白村上想表达什么,也会觉得自己在阅读中度过了一段非常愉悦的时光,有一种类似读散文的感觉。
《海边的卡夫卡》采取的双线叙事,一条线是一位15岁的小伙儿从东京偷偷离家出走,听天由命般地来到高松;另一条线来源于二战期间一次诡异的学校记录,一位老师带着很多孩子赴森林里采摘蘑菇,孩子们突然晕厥,尔后又突然恢复,啥也没发生,唯独一位叫中田的孩子丧失了记忆。
于是小说就以这俩人为主人公开始了带有异世界的奇妙之旅。而小说中很多设定都显得莫名其妙,也显得不着逻辑,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问为什么,相反,反倒是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包容村上所描述的世界。
田村卡夫卡是15岁的少年,姐姐和母亲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和他爹不知去向。而他却被父亲深深打上了“弑父娶母奸姐”的印记,于是在他15岁那年,他要离开东京,离开身为雕塑家的父亲,独自离家出走。想想看,一位15岁的少年,未交待任何原由,为了一个“弑父娶母”俄浦狄斯王式的弗洛伊德梦中潜意识的符号而离家出走,这个设定本身就显得既魔幻又荒唐,甚至有点中二。
在田村离家出走走向高松路上,他碰上了领座上喜欢他漂亮大姐姐,大姐姐在他“杀害”父亲焦虑烦躁时用手帮他解决了生理问题,而这个大姐姐被设定为他亲姐姐的符号,于是他在梦里强行与之发生关系。他也在高松前期,突然迷路,手上突然沾满鲜血,大姐姐收留他,第二天远在东京老爹死掉了。而被设定为他母亲角色的佐伯,是他在高松一个隐秘的图书馆里碰到的,田村被佐伯写的《海边的卡夫卡》乐曲所迷上,在田村的要求下,俩人发生了关系。最后田村命中注定般地误入森林的异世界,碰上了年轻时的佐伯,佐伯让他回家,他便回家了。
而另一主角中田长大后无亲无故,严格意义上是一个流浪汉,凭借着能与猫对话来为各家找猫,于是有了一份能养活自己的事儿。一次他碰上了捕猫人琼尼沃克,人在他面前杀猫虐猫逼着他来杀自己。(起初觉得有点类似《1Q84》里的先驱情节),随后进入他的体内,想随他找到异世界的入口。中田老大爷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入口石和佐伯,于是他的生命和佐伯的生命也就此画上了句号。相反一路上帮助他的小伙伴拥有了与猫对话的能力,并在猫的劝说下,用入口石杀掉了琼尼沃克的进入中田体内的化身——白鳗。
好了,这部小说的大致情节我算是概述完了,如果您有耐心阅读到这儿是否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这部小说更像是一部童话,辅上村上春树典型美好而又宁静的世界,女性角色主动帮男生排忧解难充满魅力的设定,以及一些如远程弑父、梦里求欢等“隔空打牛“设定(与《1Q84》里青豆与天吾共同创造爱情结晶有相似的情节),让它依旧充满着”村上“文字的魅力,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或许以一种不问情节,感受文字魅力角度或许更为合适。
但是话又说来,从田村卡夫卡的角度来说,这位15岁的少年,是否可以说是就当是一场梦了呢?
至于醒了以后感不感动,你就得问问他了。
成为另一个人不容易,成为另一个名字并不难。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5岁的少年,按照中国的学制,应该是初中三年级到高中一年级,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最突出的特点是叛逆,或者说是开始渐渐有了自我的意识。很多人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要装成熟、觉得自己是大人,想要和小朋友这个身份进行切割。
而当孩子已经长成15岁,开始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表达自我的时候,家长往往是措手不及的,毕竟转换没这么快,于是孩子与家长之间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产生些许矛盾与冲突,或激烈或缓和。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离家出走这个象征符号或许可以代表着15岁青年对这些冲突与矛盾的一种逃避方式,或者说是解决方式。而索福克勒斯的《俄浦狄斯王》的神话模式被村上拿了过来作为一种表达15岁男孩反抗命运、挣脱既定枷锁的象征。再加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中“俄浦狄斯”情结,也算是15岁青年内心躁动潜意识的表露。
田村卡夫卡离家出走奔向远方,在高松,在图书馆里遇到对自己好的“假想”姐姐与“假想”母亲,更像是一种内心寻求认同以及更多依靠的表现,既然家里人不理解自己,外部总有世界总有人能理解自己吧?
与此同时,“假想”的姐姐与“假想”的母亲帮助他解决躁动生理问题,解决急切产生的生理欲望,如果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治本”的方式,让他分散掉多余的精力,让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平衡下来。
于是当他的生理与心理平衡下来以后,他就不再被一些急迫与突然的情感所左右,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可以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可以慢慢理解父母,也同时反思自己。所以最后田村卡夫卡还是离开了一个十分美好、不愁吃穿、有人照顾的世界,回到了东京。
或许真实的世界又发生变化了,他爹其实还活着。或者再想得大胆点,可能这一切就是田村卡夫卡的一个春梦,他根本没有离家出走,就完全是一场梦,甚至春梦,他梦遗了,以此为象征,他算是度过了青春里最躁动的年纪,开始迈上生命的另一个阶段,也慢慢地步入成年。
而对于小说里另一主人公中田的设定,个人认为更像是调节田村出走的单调与乏味,并由中田引出一个反派BOSS,以此来增强小说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当然,他的出现象征着一种对美好世界的守护,不论是他年少时捡回了女老师来例假时期的卫生巾(实为女老师进入森林后因为思念无奈参战的丈夫而产生的体内生理紊乱,象征着对丈夫思念以及二战的不义),还是他找猫、找寻入口石为田村打开异世界美好之门,他更像是一个守护者。于是他为田村打开入口后,便在现实中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而田村在异世界里尽管是被佐伯劝说才回到现实世界,但也是在异世界里,他才能真切地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或者说是自己该醒了。
弯弯绕绕了这么多,可能都不对。
所以个人给这部小说的阅读建议还是得回到最初,即不要太过于较真于故事本身,就在林少华的老师的翻译文字的魅力下,去感受村上春树世界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