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10: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8:21
关于矛和盾的故事英语翻译,矛和盾的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故事一:原版矛盾的故事。
2、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3、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4、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5、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
6、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7、故事二:现代版矛盾的故事。
8、日前,在本山传媒集团举办的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上,作为出品人兼导演的赵本山开宗明义,似乎很真诚地说:“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本山传媒集团如何做大,前方的路如何走,很希望专家提出意见,同时给出批评和提醒,多批评、少夸奖!我这个人抵抗力很强,非常能接受批评。
9、” 也许是受到赵本山的“鼓励”,文艺评论家曾庆瑞教授开篇便抛开客套话,直接为赵本山开起了“苦口的良药”:“本山先生被收视率带来的鲜花、掌声给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没有原则的吹捧给误导了。
10、”他认为,《乡村爱情故事》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很多场景、片断,但缺乏“历史进程中本质的真实”,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扁平化、不够典型,没有时代背景下共同群体的特征。
11、 评论家的话让本山大叔的心里很不受用。
12、随即他非常不客气的给予回击:“我最恨那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文化的,而实际在误人子弟的一批所谓教授。
13、高雅是从民俗进化来的,没有大俗就不会有大雅。
14、”“这位教授提到的农村生活,我想知道,您熟不熟悉农村生活?农村到底什么样?您去没去过?您体验过吗?如果没有发言权的话,那考虑好再说。
15、”“我敢说,农村生活在座的各位没有比我更了解的,我是你们的老师,就不要唠农村了。
16、” 本山大叔的“恳请批评”招致双方的不欢而散。
17、呵呵,何苦来! 故事三:国际版矛盾的故事。
18、“李白故里”之争越来越富有戏剧性,吉尔吉斯坦国也加入到争夺行列。
19、想来人家完全有争夺的理由,因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的中学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唐朝天才诗人李白出生于前苏联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坦国。
20、教科书的影响力岂能小视!当然后来改了,改为四川江油。
21、 那一时期的教科书为什么这样写?据说是源于历史学家郭沫若的定论。
22、郭沫若为什么如此定论?据说那时中苏两国正为边界问题喋喋不休,此“历史定论”完全与*挂钩:现在的边界还争什么?想当年我大唐王朝时,连你那吉国都是我们的呢。
23、 然而此一时彼一说也,当年的教科书给了现在的吉国以口实,既然你们的历史权威认定李白出生在我们这里,我们当然要夺回“李白故里”这一殊荣哦! 只可怜了天才的李白被反复撕扯得要粉身碎骨了,即便死而复生,也早已没了力气“仰天大笑出门去”了吧。
24、这都不知道……这是真实的股市,发生在春秋的时候,有个家伙说他的矛很牛*,啥都能刺得穿,又说他的盾很牛*莎都刺不穿,有一个家伙就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于是,这个牛*吹的不攻自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