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动力学相关内容总结(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17: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3:29
名词解释
1、药物作用: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初始作用。
2、药物效应:药物作用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继发性改变。
3、兴奋:药物使机体功能增强。
4、抑制:药物使机体功能减弱。
5、局部作用:药物在用药局部直接发挥作用。
6、全身作用:药物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各组织器官发挥作用。
7、药物治疗作用:患者用药后引起的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
8、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彻底治愈疾病。
9、对症治疗:用药改善患者的症状。
10、药物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1、药源性疾病:少数严重的不良反应,难以恢复。
12、副作用:治疗剂量出现的不适反应。
13、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时,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
1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15、继发效应:由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16、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新的感染。
17、停药反应: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
18、特异质反应:某些药物使少数病人出现特异性的不良反应。
19、量反应:药物作用强弱可以用具体数值表示。
20、时反应:药物反应强弱可以用时间表示。
21、质反应:药物反应的发生用“有无”或“是否”表示。
22、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同一药物效应应随剂量或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23、量效曲线:药理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到双曲线。
24、最小有效量:药物引起的最小药量。
25、最小有效浓度:引起药物效应的最低药物浓度。
26、效能(最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其效应强度随之增加,但效应增至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能再上升。
27、效价: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28、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浓度或剂量。
29、安全范围:药物的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30、激动剂: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而产生效应。
31、拮抗剂: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
32、竞争性拮抗剂:拮抗剂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与激动剂相互竞争结合受体。
33、非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形成比较牢固的结合。
34、反向激动剂:有少数受体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配体。
35、受体下调(向下调节):长期使用激动剂,使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
36、受体上调(向上调节):长期使用拮抗剂,使受体数目增多或亲和力增强。
37、受体: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
38、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9、受点:受体与配体结合的位点。
40、第二信使:介导配体和受体结合后信息转导的细胞内物质。
41、拮抗参数:在拮抗剂存在时,若2倍浓度的激动剂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剂的效应,则所加入的拮抗剂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