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20: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22:53
瓯窑,位于现今的浙江温州地区,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烧制原始瓷器。至唐宋时期,它在浙江境内的青瓷窑中位列越窑之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鉴定要点。
首先,瓯窑的瓷胎色泽特点显著。三国西晋时期,胎质较为粗糙,未完全烧结,呈现出灰白色调。东晋时,胎质逐渐细腻,有所提升,呈现出灰白或淡灰白的色泽。唐至宋时期,胎色更趋稳定,多为灰白或淡*。
釉色的变化也反映了瓯窑的发展。三国两晋时期,釉色以淡青为主,透明度较高,偶尔可见青*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转黄,且易出现冰裂纹,胎釉结合欠佳。唐代早期和中期,釉色以黄或淡*为主,晚期至宋朝,釉色纯青或青*,胎釉结合紧密,剥釉现象较少。
瓯窑的产品种类和造型与越窑相似,但也有一些独特之处。东晋时期,如牛形灯、褐彩盖罐和五联罐等特色产品颇为引人注目。而三足洗、槅、狮形烛台和蛙形水盂等产品在瓯窑中则较为少见,主要用于随葬。唐代的撇品璧形底碗,腹部倾斜角度为45度,比越窑更为挺拔。五代至北宋的印盒,造型则趋向宽扁,更加简约。
装饰方面,瓯窑以弦纹、莲瓣纹和褐彩为主,其中东晋至南朝时期的褐彩尤为突出,特别是其长条形纹饰,起笔细收笔粗,为其他瓷窑所罕见。唐宋时期,瓯窑的纹饰风格简朴,没有越窑那种繁复的刻划花,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追求。
古代瓷窑。在今浙江省温州一带的瓯江两岸,因瓯江而得名,故名瓯窑。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制瓷业集中地。晋杜毓《荈赋》:“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