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历书的演变和社会评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9: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10:50
历书,古称“通书”,历经演变,曾在清朝乾隆年间因避讳而更名为“时宪书”。在封建王朝时期,因其由皇帝钦天监发布,又称为“皇历”。我国古代设置了专门的天象观测和历法推算官职,如秦汉时期的太史令、唐代的太史局,直至明清的钦天监。明朝时,徐光启等人编纂的《崇祯历书》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清初则受传教士影响,西方天文学著作《西洋历法新书》影响深远,成为研究西方天文学的主要教材。
欧洲的历书则由教皇发布,现代公历源自1582年的格列高利历。在中国古代,每年十月初一日钦天监会公布次年的历书,民间广泛售卖,内容丰富,包括帝后生辰、各种节庆等。清末至*,市面上有各种“大本新皇历”,包含《大清光绪钦颁时宪书》等,甚至附有各种文化内容,如《三字经》等。*以后,历书设计更为多样化,如带有名人书法和图样的收藏品。
我国最早的历书形式多样,既有毛笔抄本,也有木板刻印。如今的历书种类繁多,如年历、月历等,内容涵盖了社会信息和科技文化,设计上富有艺术气息。收藏历书成为一种风尚,每本历书都反映了其出版时代的社会历史特征,如1975年的《东方红》历书,不仅有*象征图案,还有栏目介绍、气象信息等,体现了特殊时期的文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