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06: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6:44
自1981年中国数学会首次举办“全国高中数*赛”以来,这项旨在培养中学师生数学兴趣和能力的活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其试题内容遵循“不超出现行教学大纲”的原则,这使得活动得以制度化。随着各地对于初中数学竞赛的呼声,1984年天津举办的初中数学邀请赛成功后,中国数学会在1985年的第三次普及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设立“全国初中数*赛”,并确定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湖北省、山西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在随后几年承担了承办任务,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
为了更好地实施“在普及基础上不断提高”的目标,1989年在济南的研讨会上,初中联赛引入了两试制度,明确了各题型的数量和评分标准,提升了试卷的规范化程度。全国初中数*赛作为一项大众化、普及型的竞赛,每年吸引约12万学生参与,旨在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挖掘潜力,鼓励学习。从1991年起,竞赛难度有所降低,题目设计兼顾趣味性、竞赛氛围和普遍适用性,虽不易,但目标明确。
“联赛”形式上,由中国数学会组织,各省、市、自治区联合举办,轮流负责,由各自的数学竞赛机构具体实施,试题的提供则来自各方的共同贡献。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中国数学会制定了“初中数学竞赛大纲”,遵循“大众化、普及型、不超纲、不超前”的基本原则,确保竞赛内容和难度适中。
1981年,中国数学会开始举办“全国高中数*赛”,经过1981、1982、1983三年的实践,这一群众性的数学竞赛活动得到了广大中学师生欢迎,也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科学技术协会、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肯定和支持。中国数学会所举办的全国高中数*赛、全国初中数*赛,以及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都是群众性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大众化、普及型的数学竞赛,目前,每年有12万名学生参加。为了让更多学生都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兴趣,充分发掘他们学习上的潜力,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竞赛力求让试题适合全国多数参赛学生并降低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