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02: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1:04
从北宋中后期,中国绘画艺术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与繁荣。这一时期,上层文人士大夫对绘画的收藏、品评与画家的邀请作画,蔚然成风。不少文人不仅亲身参与绘画实践,还通过画作寄兴抒怀。他们对题材的选择、形象处理及审美情趣,有着独特的要求。在画幅上题字咏诗渐成常态,开辟了书画题跋的新天地。文人士大夫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引入绘画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两宋时期,涌现出诸如仲仁、扬无咎、文同、苏轼、米芾、米友仁、赵孟坚等文人画家,他们所创作的墨梅、竹、古木怪石、云山、水仙等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学习的典范。此外,文人士大夫在绘画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如欧阳修、陈与义、苏轼等人的见解,代表了当时绘画理论的高水平。
在绘画理论著述方面,画史、画论、绘画赏鉴及收藏著录等大量问世。《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史》、《林泉高致》等著作,成为后世研究古代绘画的重要文献依据。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绘画的历史脉络,还深入探讨了绘画的美学价值和创作技法。
人物画在宋代有了显著进步,从唐代以画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家视野的扩大和对现实生活的兴趣与热情,使得描绘民俗题材的节令画如《岁朝图》、《五瑞图》、《大傩图》、《观灯图》纷纷出现。同时,描绘贵族文人生活的绘画仍然流行,带有情节的肖像性绘画,如李公麟《西园雅集图》、赵佶(传)《听琴图》等,都具有较高艺术成就。历史故事画中常融入民间传说,曲折地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态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描绘战乱和民族关系造成的不幸悲戚遭遇的绘画非常流行,如《文姬归汉图》、《明妃出塞图》等,这些作品体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忧患意识。
宋代绘画艺术不仅在人物画上有所突破,宗教画也展现出世俗化倾向,以热闹的场面、有趣的情节吸引观众。道教画中创造了大量神仙形象,不少形象是根据现实人物形象画成的。宋代壁画的规模虽不及唐代宏伟,但仍保持了一定的规模。如东京大相国寺、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五岳观、宝□宫及南宋临安的显应观、西太一宫、五圣庙等壁画,都出自画院名家手笔。宋代壁画在艺术风貌、题材内容上都具有独特的特色,成为研究宋代绘画艺术的重要遗存。
综上所述,宋代绘画艺术在文人士大夫的推动下,经历了从题材选择、表现形式到理论建树的全方位发展。这一时期的绘画不仅在艺术技法上达到了高度,更在题材选择上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以及对社会、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仅为中国古代绘画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世的绘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与启示。
中国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