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7: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23:44
瘘疮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痔疮和瘘管,还包括肛裂、肛乳头瘤、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直肠息肉以及肛门湿疹等。在古代文献中,如张纲的《中医百病名源考·瘘》(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P419-428)中,瘘疮的名称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
瘘疮一词起源于古人对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溃破后的称呼。"瘘"字源于“蝼”,形容性情善于穿洞的蝼蛄。因此,早期的瘘疮被称为"鼠"或"蝼",形象地描述了疮口多、流脓的特点,有时也因其形似蝼蛄穴而得名。后来为了避免与蝼蛄这种昆虫的名称混淆,人们开始使用"瘘"的读音,而不是"蝼"。
到了隋唐时期,人们可能误将"漏"字用于描述痔疮破裂后脓血外溢的情况,这也导致了"漏"字与"痔漏"的关联。至于"驼背"之称的瘘疮,实际上是源于"偻",即脊柱弯曲,发音逐渐演变为"罗锅",与驼背的别称相吻合。
在张纲的著作中,"鼠"最初是指瘰疬溃烂后形成的瘘疮,因为鼠有尖锐的牙齿和善于咬食的特性,所以用来比喻瘘疮的溃破和脓液流淌。"鼠疮"或"鼠瘘"的名称由此产生,但并不意味着疮口是由鼠咬伤导致的。实际上,"鼠"的命名更多是基于其形象和特性,而非疾病的实际原因。
综上所述,瘘疮的名称源于古人对其特征的描述,如疮口多变和像鼠穴一样,而并非指疾病是由鼠咬引起。
扩展资料
瘘疮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病名,俗称“十人九痔”,可见它是很普遍的疾病。人们习惯上所称的瘘疮实际上就是肛门部疾病的总称,医学上称肛门直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