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7: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18:35
随着时代的变迁,阳江的八景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古志记载的“阳江十二景”中,部分景点因种种原因逐渐流于荒废直至湮灭,而新的景点则应运而生。其中,濂溪书院、太傅祠、金鸡古阁和石觉禅林等景点的历史变迁尤为引人注目。
濂溪书院,位于江城八小旁的书院街、近贤里,曾是古代学问的摇篮。然而,书院的院址多次变动,从南宋时的南恩州城北,到元代的州学之东,再到清康熙十三年(1674)的今址,每一次迁徙都使得原有的景物难以确述。书院的历史变迁,如同历史的长河,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太傅祠,是为了纪念宋太傅张世杰而建。张世杰在南宋末年海陵岛外海遇飓风殉国,葬于海陵平章山赤坎村。明弘治十二年(1499),阳江知县柯昌大封其墓,并建祠于墓前。祠前临碧海,潮汐时分,气势雄伟。然而,随着年久失修,墓祠逐渐遭到破坏,至“文革”期间被彻底毁除,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金鸡古阁,原位于城北数百步处,东接拱桥大道,前有小河半绕。阁中有一大石,刻有“金鸡古迹”四个大字。相传宋太祖开宝初年(968)有金鸡飞集此石上,三位异人跟从,坠水不见。后州人建阁于石侧,阁西建金鸡寺,寺前有联曰:“鸡迹辟开金粟界,溪光环照宝莲台。”古阁四周古木参天,阁前有榕树林,咏刻颇多。然而,“文革”期间,该阁已拆除改建为城西公社办公楼,仅余一棵古榕,挂一木牌标志:“1612年种”。古阁的历史遗迹,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石觉禅林,即今石觉寺之处,唐代于此建有开元寺,后毁。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在原址上重建石觉寺,康熙三年(1664)建准提亭于放生池中,嘉庆二十二年(1817)建文昌宫和财神庙于寺旁,统称“石觉禅林”。砵山砖塔与石觉禅林隔江相望,两相辉映,塔影波光,风景秀丽。然而,在十年动乱时期全毁,直到1984年重新开放,1986年被原阳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阳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觉禅林的历史变迁,如同历史的画卷,记录着时代的更迭。
在阳江新八景的评选中,“红陵古塔”(北山公园内)和“瑶池泛月”(鸳鸯湖公园)入选江城区。而“鸳水飞筝”(鸳鸯湖公园)、“北塔迎曦”和“石觉禅林”则在2003年的评选中入选“阳江十景”。这些景点不仅见证了阳江的历史变迁,也是这座城市文化与自然融合的象征。
鸳鸯湖公园位于城区鸳鸯湖畔,总面积达16.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0.8万平方米。湖水面积为47公顷,是市区最大人工湖,为天然的气温调节湖。湖水清澈,湖岸杨柳垂堤,山清水秀,花繁叶茂,楼台阁榭点缀其间,与绿树相映成趣,别具南国湖光韵味。公园内的景点如漠阳楼、阳江市博物馆、李萁烈士墓等,以及游泳池、溜冰场、游乐园、健康中心、动物园等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
南国风筝场,1991年建成,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由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题字。风筝场可容纳数万群众同时进行放飞风筝娱乐活动,是我国极负盛名的风筝放飞场。近年来,风筝场进行了改造,铺设花岗岩地面和草坪,种植风景树,点缀一些人文景观,并安装了灯饰。每当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美丽璀璨,吸引了众多风筝爱好者的参与和观赏。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是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现辖阳春市(县级市)、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阳江八景,起于何年,无从考证。阳江名胜景迹,盛传于清。鼍山春晓、龙水秋晴、王母仙踪、罗琴雅操、东山石塔、西浦渔歌、曲水流觞、碧桥玩月,这是阳江人认为正宗的版本。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各个时期的阳江八景因时而变,名称各异,有的逐渐流于荒废以致湮灭,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景点,兴废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