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鲁迅。一百年后,我们的道德并没有进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6: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6:49
在京城,我与无数的大事擦肩而过,它们在我心中留下微弱的痕迹,仅增添了几分不耐烦。却有一件小事,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不断激励我自省、奋起。这便是鲁迅笔下的那件小事。
寒冷的冬日,我艰难地找到了一辆人力车。行至S门附近,人力车不慎带倒了一位老妇。在那漆黑而寂静的街道上,周围无人可为事件提供证词。然而,我却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老妇突然横冲过来,人力车夫虽然已避开,但老妇的破棉背心未系紧,被风吹开,兜住了车把,车夫稍微减速,老妇却缓缓倒地。
在能见度不佳的天气里,我小心翼翼地驾驶,一辆电动车并行在旁。我向内侧调整,减慢速度,不料电动车上的部分突出物刮到了车轮,老妇倒地。事故似乎并不严重,老妇受伤,我心中疑惑:是碰瓷吗?
然而,作者仅以一句“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回应,似乎认为周围目击者已认可无需处理。人力车夫对此却毫不理会,放下车,起身扶起老妇,询问伤情。老妇说:“我摔坏了。”
换作是我,或许会暗自庆幸,认为老妇可能是在自寻麻烦。而车夫的行动却使我感到羞愧。他扶起老妇,走向前方,他的背影在灰尘中显得高大,愈走愈远,直至需仰视才能见其全貌。这与我内心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
车夫的举动触动了作者的心,促使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给*递出铜元后,作者意识到,这些铜元能代表的微不足道,无法衡量车夫行为的高尚。他发现自己无法裁判车夫,也无法用铜元购买内心的安宁。车夫的义举照亮了他内心的渺小。
一百年过去了,物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心是否也得到了相应的进步?道德的探讨永远没有终点。在面临是否扶起摔倒的老人的问题时,我们无需责备,道德的真谛往往在于个人内心的抉择。一百年后,这件小事仍然激励着我们,教我们惭愧,催促我们自省,增长勇气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