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5: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9:33
在现代中国法律框架下,尽管公力机构负责民事权利的保护,但法律也赋予民事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我保护的权力,即私力救济权。根据法律,当民事权利遭受侵害时,权利主体有权采取措施,如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或寻求赔偿。对于一些轻微侵权行为,通过协商或调解通常能解决。
《民法通则》明确了自卫权,允许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私力救济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例如,债权人在债务人违约时有权采取补救措施,如银行扣收逾期贷款、承揽人留置加工物或购货人解除合同。这些私力救济方式散见于诸多法律法规中,如《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的处理,以及《合同法》关于贷款、合同解除和留置权的规定。
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并未明确承认自助行为,但实践中,寻物启示、招领、无因管理的被管理者主动领回物品并支付管理费用,以及不当得利的受损方要求返还不当利益等行为,都可能成为私力救济的方式。然而,法律并未对这种自助救济行为进行明确界定,缺乏一个以权利保护为核心的权利救济体系,这使得在公力救济不足时,私力救济成为了一种无奈选择。
立法上对私力救济的模糊性,反映出权利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为了保护公民权利,法律亟需完善权利制度、丰富权利形式,从责任观念转向权利救济观念,以提供一个更为明确和全面的救济途径。这样,公民在面对侵权时,可以更有效地寻求法律保护,而不是*依赖边缘化的私力救济。
“私力救济”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靠自身的实力,通过实施自卫行为或者自助行为来救济自已被侵害的民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