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0: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12:37
1939年2月,周恩来受**委派,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他提出新四军在华中发展的三个原则:空虚处发展,如占领区的薄弱环节;危险处开辟新区域,以应对日军威胁;友军未涉足的地区,则作为扩展重点。他还与军部领导人确立了“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战略,为苏浙皖抗日根据地指明了方向。
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领主力渡江,投入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新四军主力北渡后,苏南斗争形势严峻,*苏皖区委确定了巩固现有、发展武装和组织力量的任务。第二支队调整了领导结构,罗忠毅任司令,廖海涛任副司令兼政委,他们在茅山地区统一指挥军事行动。同时,苏南军政委员会成立,邓振询任*。至11月,第二支队的武装力量显著增加。
面对皖南事变,*采取坚决反击策略。1941年2月,江南指挥部成立,谭震林任指挥,统一领导苏南新四军。随后,新四军整编为第六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罗忠毅任参谋长,他们在太?琛?溧阳一带打击日伪军,对抗*顽固派。同年5月,*江南区委员会成立,谭震林、邓振询任正副*。
1942年初,华中局会议强调苏南斗争与阵地坚守,江南区*调整了方针和任务。同年5月,苏皖区*成立,负责茅山地区,江渭清、邓振询任正副*。他们采取隐蔽斗争、保存实力的方式,开展反“扫荡”和反“清乡”斗争,部队人数增加。
1944年底,粟裕率部南下苏浙皖边,成立苏浙军区,统一领导该地区的抗日斗争。1945年初,叶飞率领部队南进,打击日伪军,开辟莫干山地区,巩固了苏浙皖根据地。1945年8月,苏南、浙西区*合并为苏浙区*,粟裕、金明任正副*。
随着日本投降,苏浙皖根据地军民发起猛烈进攻,解放多座县城,缴获大量装备。根据地范围扩大,控制人口600万,部队和地方武装达到6万人,标志着苏浙皖抗日根据地的空前发展和巩固。
苏浙皖抗日根据地是1938年5月4日,**和*对新四军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作了具体部署,要求新四军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