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1 02: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5:48
《红楼梦》第四十回有这样一个场景:宝玉和众姊妹随贾母游大观园,行至荇叶渚坐船,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曠,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功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残荷了。”读到此处,不禁让人产生一丝疑虑。李商隐的诗歌渊源颇广,论者谓之博庾信、杜甫、韩愈、李贺众家之长,独创“玉谿体”,开拓出典雅华美而寄情深婉的新诗境。虽有时过于绣织丽辞、堆砌典故,以至于有晦涩难懂之病,但再怎么也不会只有一句入林小姐的法眼吧?“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不正是林小姐与贾公子缠绵纠结而欲达到的心灵状态的生动写照吗?林小姐怎么不会心向往之,喜欢上这一句呢?“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此种男女异地同心、愁情难解的心绪,不是蛮符合林、贾二人常常因“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而各自愁闷的情境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夫妻之间这种两相无猜的柔情蜜意,展示出一种理想的爱情生活。林妹妹想嫁给宝哥哥,难道渴望的不是这样一种结果?“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首《无题》所写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的伤感,以及别后悠长、执着的思念,真的就感动不了才华横溢而又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其实无须再举例,说白了,林黛玉不是真的不喜欢李义山的诗,而是不能说、不敢说喜欢。读到第四十二回薛宝钗“审”林黛玉这一情节就不难明白。试想,连行酒令时情急之下说了两句《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词句,都被视为有失检点的封建贵族大小姐,岂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宣称自己喜欢以“言情诗”闻名天下的李商隐!封建儒家文化讲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存天理、灭人欲”,对女性更是套上“三从四德”的枷锁。稍有逾越,轻者在背后飞短流长,重者群起而攻之。这正是林黛玉话非己意、言不由衷的内在原因。相似的情况出现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贾宝玉听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老家,顿时呆病发作,合宅惊动。其佯狂之态和林黛玉的激烈反应不啻是爱情的伟大宣言。但众人的反应是:二人从小相处,兄妹情深,不忍分别。是没人看懂吗?当然不是,是不能说啊!大家都揣着聪明装糊涂!因为男女婚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前,任何个人情感意向的流露都会被视为对女性纯洁的玷污。无怪乎林黛玉会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的悲叹!这当然不是说贾府的人*她,相反,因贾母的疼爱,贾府中谁也不敢轻视她,而是她那颗敏感的心,时时感受到来自封建礼教的压迫。贾、林二人也无力冲破这张无边的大网,他们悲剧的命运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