罣碍词语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20: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6:56
在佛教的教义中,"罣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凡人的内心因为迷惑而产生的障碍,阻碍了个体对真理的领悟和解脱。正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所言:“菩提萨埵,由于依赖般若波罗密多的力量,其心无罣碍,因此没有恐惧。”这里的"罣碍"意味着心灵的束缚和困扰,使人们难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在文学作品中,"罣碍"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如唐代庞蕴的《杂诗》中表达了对无罣碍心境的向往:“只要神识能摆脱束缚,就能如法界般广阔无垠。”元代刘君锡的《来生债》中,描述了希望人们能放下心中的罣碍,追求大道,就像乘风破浪般直达彼岸。现代文学家王国维在《评论》中描述了一个没有生死、苦乐和世人羁绊的境界,只有永恒的知识。
此外,"罣碍"也有着实际意义,如羁绊或牵掣,是阻碍前行的因素。《百喻经·毗舍闍鬼喻》中,提到穿鞋的障碍象征着束缚,使人无法自由飞翔。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娇娜》中,罣碍成了官场斗争中的阻碍,主人公因直言不讳而被罢官,无法顺利归家。刘大白的《将来的人生》中,"罣碍"更是表达了过去对未来的阻碍,成为一种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