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黄陵基本被盗墓贼盗的差不多了,为什么武则天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20: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9:53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说一下依山为陵,还有封土为陵。
先说封土为陵。
《礼记·王制》:“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孔颖达疏曰:“庶人既卑小,不须显异,不积土为封,不标墓以树。”在中国早期社会,葬仪并不采用封土,积土为封,标墓以树只是后来才被采用。周代,开始出现“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人一棺一椁”的早期墓葬建筑礼仪制度,同时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观念。坟丘式墓葬(即封土为坟)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而在战国中期以后逐渐普及,称帝王墓为陵也出现在这一时期。目前发现最早使用坟丘的是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宋国墓。封土为陵就是在帝王的陵墓上覆盖大量黄土,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墓穴位于封土之下,开始形成地上地下建筑相结合的整体。如秦始皇陵,就是典型的封土为陵型陵墓。
依山为陵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的一种形式,即是直接在山体上开凿墓室或是陵墓依山而建。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式陵墓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墓穴筑在山中,普通的民盗、散盗是很难得逞的。依山为陵在唐代开始盛行,但是却始于汉代。
《史记•张释之传》记载了文帝与慎夫人及群臣登霸陵:
“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伫絮靳陈,藜漆其间,岂可动哉! ”
意思是以石材为椁,并用苎麻、绵絮塞紧,灌以生漆,足见文帝依山为陵的目的是防止日后被盗。
魏文帝曹丕在《终制》里说:
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后世虽然也有效仿汉文帝依山为陵,但仍属少数。帝王陵墓仍旧以封土为陵的形式居多,即使唐高祖李渊的献陵,也是封土为陵。那为什么太宗却改行依山为陵呢?
唐朝初年,唐太宗带兵打仗和狩猎,多次经过九嵕山一带,非常喜欢九嵕山的挺拔奇绝和美丽风光。 唐太宗贞观10年(636年),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对唐太宗叮嘱后事说:“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于是在昭陵穿凿地宫,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在埋葬长孙皇后不久,太宗的一段话道出了玄机,他说:“皇后节俭,遗言薄葬,以为‘盗贼之心,止求珍货,既无珍货,复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复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这里所说的,“朕之本志,亦复如此”,其实指的就是“因山为陵”并选择九嵕山作为他和皇后的陵墓,都是由他决定和选定的。 九嵕山符合需建在地势高显处。
至于题主所说的武则天墓,其实就是唐高宗李治及其皇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约76公里。乾陵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陵寝位于梁山主峰上,墓道口用石条填充后,用铁水灌注,固若金汤。乾陵所在的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两峰之间依势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主峰也就是北峰,陵墓修造者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到地下。再用石条层层填塞隧道,缝隙用溶铁汁浇筑,从而极大地加大了破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