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22: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0:29
拒执罪一般都是在判决后当事人不履行*的判决而产生的,但是如果一直不执行那么把拒执罪的当事人移送*可以吗?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拒执罪拒不执行那么人民*是会将其移动至*机关进行处理的,并且*机关还会对其进行 立案 调查。 一、把拒执罪移送*可以吗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人民*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认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行为发生地的*机关立案查处根据法律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行为发生地的*机关立案查处。” 二、处理本罪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擅自利用职权干预执行行为在构成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的同时,又因 收受贿赂 构成 受贿罪 ,或者因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构成 滥用职权罪 的,应当依据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依照 刑法 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实践中,如果国有银行或者国有企业等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协助执行义务人有上述行为的,人民*仍可以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主体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或者抗拒执行的应以 妨害公务罪 论处。 实施上述行为,造*员伤亡的,分别依照《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以 故意伤害罪 、 故意杀人罪 定罪处罚。 (四)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金额应当作出具体的规定。根据审判实践,结合各地经济状况,确定三万元至五万元作为拒不执行的金额,或者金额虽达不到三万元至五万元,但拒不执行行为造成申请执行人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犯罪主体的身份性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负有执行人民*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员。本罪的主体不仅包括被执行人,还包括向人民*提供执行担保的人和协助执行义务的人,另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执行人、 担保人 、协助执行义务人通谋,利用自己的职权防碍执行的,构成本罪的共犯。笔者认为,除以上几种外,下列人员也应该按本罪处罚。 1、在执行阶段,依照法定程序依法追加、变更的被执行人; 2、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人民*向该第三人发出履行通知书后,第三人既不提出异议,也不履行,并且有隐藏、转移、故意毁坏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致使人民*无法执行被执行人对其享有到期债权; 3、因借用、租赁等合同关系占有被执行人的财产的人,得知人民*欲 强制执行 被执行人的财产时,在未与被执行人通谋的情况下隐藏、转移其占有、使用中的被执行人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对于负有执行人民*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应当追究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拒执罪主观方面的故意性是什么 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被执行人构成犯罪的主观动机和目的并不单纯是破坏*的正常执行活动,而是占有、使用权利人的款物,拒不归还;或者是对损害不予赔偿,而侵犯了权利人的财产权利;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裁判不能执行或者导致发生*裁判不能执行的后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如果发生暴力反抗或者是强行阻止执行人员执行公务那么此时把拒执罪移送*机关是可以的。而且这个时候是会对其进行司法扣留的,如果对执行罪不满意还可以进行自诉,但是*一旦判完案件之后当事人最好是要依法执行,否则违法抗法后果是很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