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7: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11:20
舒德干在其学术生涯中,特别是在1996年至2003年的研究期间,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在古生物学和动物学方面,特别是在寒武纪早期生物的研究上。
1996年,他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是重述了Yunnanozoon的最早已知半索动物地位的"Reinterpretation of Yunnanozoon as the earliest known hemichordate",以及中国下寒武纪发现的类似Pikaia的 chordate的"A Pikaia-like chordate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China"。
1999年,舒德干继续探索,发表了关于中国下寒武纪类似pipiscid化石的发现"An pipiscid-like fossil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of South China",以及关于早期寒武纪脊椎动物的"Early Cambrian vertebrates from South China",这两篇文章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那个时期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在2001年,他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环节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发表了"An early Cambrian tunicate from China",以及关于 Chengjiang Lagerstatte(下寒武纪,中国)的原始双壳动物的"Primitive deuterostomes from the Chengjiang Lagerstatte",这些发现对动物进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他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Head and backbone of the Early Cambrian vertebrate H 口忌0 c £ s"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揭示了早期生物的解剖结构,而另一篇" A new species of Yunnanozoan with implications for deuterostome evolution"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探讨了双壳动物进化的关键问题。对于后续的评论,他还撰写了回应"Response to comment on "A new species of Yunnanozoan with implications for deuterostome e—volution"",进一步深化了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总的来说,舒德干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这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生物学尤其是寒武纪生物的研究做出了显著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地质系早期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北大本科,西大硕士,地大博士。先后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11篇重要学术论文,先后发现了“云南虫”、“华夏鳗”、“西大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长江海鞘”等一系列具有原始生命性状的半索动物、头索动物、脊椎动物、尾索动物早期生命化石,提出“寒武纪暖水与冷水两大古生物地理分区”的假说和“广义进化论”。曾获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