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宵“茶话”留千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6: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02:27
武夷山,以佛宗道源和山水之美闻名于世,是岩茶制作的独特之地。根据陆廷灿《续茶经》记载,僧人在茶艺上的精湛技艺尤其体现在岩茶的制作上。清代名僧释超全的《武夷茶歌》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它详细描绘了武夷茶的历史发展和独特工艺。
《茶歌》从宋代丁谓和蔡襄的龙团凤饼创制讲起,再到元代御茶园的设立与贡茶制度,再到明代茶叶制作的转变,以及郭子章(郭公)改革后茶叶产业的转移,揭示了乌龙茶在武夷山的兴起。僧人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如溪北土壤深厚、平洲茶园土壤贫瘠和山谷云雾等,提炼出制茶的独特经验,如采茶时机和制法,使得武夷岩茶的独特香气得以展现。
武夷山的岩壑之美,还保存着几株宋朝遗留的珍贵茶树,如大红袍,因其鲜艳的红芽而得名,深受闽南、粤东人珍视。在《茶歌》的结尾,我们看到释超全在山中寺院品茶作歌,这一幕反映了他对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释超全是明末的布衣,曾为曾文忠门人,精通茶艺。在动荡年代,他以茶为伴,游历四方,最终选择在武夷山天心禅寺成为茶僧。他与同为僧人的超位、超煌等人一起研习茶艺,以茶禅一味,弘扬了茶文化的深度。他的《武夷茶歌》不仅是武夷茶文化的研究瑰宝,也是乌龙茶发源武夷山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