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7: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06:39
土地,是庄稼种植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面临着耕地不足的问题。商朝时期,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商王盘庚甚至五次迁都以寻求更多的可耕田。商人在"垦牧"中,将牧场改造成农田,这一做法在周朝尤其盛行,特别是在东周以后,随着战争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各地提倡"垦草"和"治莱",导致人口密集地区出现无草可牧之地。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耕地不足的问题愈发明显。从井田制到私有制的转变,使得土地*差距显著,富者占地辽阔,贫者无立足之地。然而,土地的利用并非一成不变,生产力提高、技术进步和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其容量有所变化。早期,肥沃土地首先得到开发,但随着人口增长,必须通过改造不适合农耕的土地来扩大耕地面积,如筑造圩田、梯田和架田等。
圩田,如范仲淹所描述,通过水利设施调节灌溉,扩大了江南地区的耕地。梯田在山区的开发,防止了水土流失,而梯田的灌溉和水源管理也体现了人们的智慧。架田,起初是自然形成的,后发展为人工种植的,通过木架和葑泥的结合,实现了旱涝无虞的农业发展。
砂田在干旱地区通过铺石层提高土壤保水性,而明清时期的桑基鱼塘则实现了农耕和渔业的结合,形成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策略,通过混作、间作等方式,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对于土地的"治",古人运用了多种方法,如合理施肥、轮作倒茬等,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古代中国人深知,施肥如同对症下药,需要根据土壤性质、气候和作物选择合适的肥料,并掌握施肥的时机和量。这种高度用地与积极养地的结合,确保了土地的永续利用和产量的持续增长。
庄稼,最为普及的应是人们日常所食用的一些谷物,最为盛行的,即为“五谷”一说是黍、稷、(大、小)麦、菽(大、小豆)、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