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轨道交通5条盾构单线区间同日贯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9: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13:25
5月1日,合肥轨道建设工程捷报频传,实现了5条盾构单线区间贯通、1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近14000名建设者坚守岗位,以优异成绩庆祝劳动节。 6号线一期伊宁路站至甘棠路站区间左线,7号线一期松谷路站至莲花路站区间左线、紫庐站至广西路站区间左线、要素大市场站至广西路站区间右线、“徽嵩”区间右线顺利贯通。
为确保各区间顺利贯通,合肥轨道带领各参建单位迎难而上,精心策划,合理安排。
一是为确保盾构机按时、安全、顺利始发,合肥轨道多次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论证评审、对风险点进行周密分析以及充分论证,并备足盾构管片等施工物资,为盾构机顺利始发、安全掘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和物资保障。
二是充分结合各区间盾构施工特点,多次组织风险评估单位对盾构专项施工方案、重大风险点验收等情况进行跟踪审查,在盾构始发、接收、穿越重大风险源等关键节点前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安全风险管控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三是针对多条区间在主干道正下方掘进,沉降控制要求高的难题。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现场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一方面严控盾构掘进的施工安全,加密对管线、路面、建筑物等周边环境的监测频率,紧盯现场各项工序衔接,在掘进速度、渣土改良、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出渣量控制等诸多关键工序指定专人进行旁站监督,总结分析用以指导掘进参数的设置;另一方面严抓盾构管片的拼装质量,24小时监控盾构机各项参数,控制盾构姿态与推进轴线,持续加强管片拼装反馈,精准控制每一环管片的拼装质量,以“高质量、地表小沉降”的隧道管片成型原则快速推进。
四是针对各区间穿越多个风险源,施工难度较大的难题。合肥轨道积极对接产权单位,在正式穿越前,现场对盾构区间周边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充分掌握下穿风险源的构造及周边管线情况,多次模拟穿越风险源可能遇见的突发情况和对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积极总结各项掘进参数;在下穿风险源期间,现场遵循“监测指导施工,施工反馈监测”的原则,安排专人24小时不间断监测,每2小时采集一次监测点数据,将盾构掘进里程控制精确到毫米,并加大同步注浆量和二次注浆频率,确保成型管片壁后注浆密实。同步优化调整土压力、掘进速度等参数,严格把控施工安全质量和沉降数据,合理选择管片拼装点位,顺利完成盾构机安全平稳下穿各风险源,高标准实现区间贯通。
多条盾构单线区间贯通的同时,6号线一期肥西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该站位于望江西路与肥西路交口,沿望江西路东西向布置,车站总长517米,标准段宽度22.7米,建设体量大。为保障主干道正常通行,车站大部分采取半铺盖施工,十字路口处采用全盖挖施工,施工场地狭小,施工难度较大。
为确保车站主体结构按期实现封顶,合肥轨道带领参建单位科学谋划,细致部署。全力以赴抓安全、赶进度,顺利完成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的任务目标。
截至目前,6号线一期17座车站已有8座主体结构封顶,36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7条贯通;7号线一期16座车站已有15座主体结构封顶,31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24条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