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心文学案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7: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1:00
在文学作品中,"忍心"这个词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既包含了残忍无情的一面,也体现了耐心和情绪的抑制。
首先,"忍心"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描绘冷酷无情的人物。如《诗·大雅·桑柔》中的"惟彼忍心,是顾是复",朱熹注释为"残忍也",反映出人物的狠心和无情。在清朝李渔的《奈何天·闹封》中,描述了转运者对边陲告急充耳不闻,催征者对赋役久逋置之不理,这都是忍心不顾的表现。
然而,"忍心"并非总是负面含义,它也可以指耐心等待。唐代白居易在《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中写道:"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这里的"忍心"是鼓励忍耐,不要急于求成。老舍在《四世同堂》中通过角色的描述,"他忍心的等着,他的钱像舞台上的名角,非敲敲锣鼓是不会出来的",表现出耐心等待的智慧。
最后,"忍心"也包含了对情绪的控制。唐代张鷟的《游仙窟》中,"忍心不得"表达的是对情感的压抑,"千思千肠热,一念一心焦"描绘了内心的煎熬,而"若为求守得,暂借可怜腰"则暗示了对平静内心的渴望。
总的来说,"忍心"在文学中是个多元化的词汇,它既可以描绘冷酷,也能展现耐心,甚至表达对情绪的抑制,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