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8: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17:55
中国古代医家高度重视脉诊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认为通过切脉,能洞察疾病的性质,如寒热,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病因、病位和预后评估。《内经·灵枢经·经脉》强调:“脉络关乎生死,治疗百病,调节虚实,不可或缺。”脉诊不仅可判别生死,还能诊断疾病和调整体质。《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进一步阐述:“医者观察面色与脉象,…从脉象的规律判断病源和脏腑,依据浮沉滑涩分辨疾病起因。”这种整体观念源于经络学说,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外相连,构成人体有机整体,脉象的变化反映了内在的改变,正如“内在变化必有外在表现”。
脉搏作为循环系统功能的综合体现,其变化反映出心脏、动脉及全身状况。心脏主动脉瓣的健康,心跳的规律性,动脉弹性,甚至身体各脏器的代谢变化,都会反映在脉搏上。疾病如发烧、发炎时,血液成分的变化,如白细胞增多,或慢性疾病如肝癌、糖尿病等,都会改变血液流动,进而影响脉象。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的紧密关联也影响脉象,如神经系统的疾病会导致血管反应,从而改变脉象。
脉象,即医生通过手指感知的脉搏特性,包括深浅、快慢、力度和节律等。正常脉象称为“平脉”,表现为均匀、有力且中和。疾病时的脉象称为病脉,不同病症对应不同的脉象特征。我国古代医家对脉象的研究极为细致,《内经》记载了十多种,如“浮”、“沉”、“迟”、“数”等,甚至宋代施发的《察病揩南》中有详细的脉象图。直到近代,科学仪器的出现才使脉象描绘更为精确,这体现了古代医家在没有现代科技辅助下的卓越洞察力,他们在几百年前仅凭手指触感与直觉,就能描绘出众多脉象,这在世界脉学史上实属罕见。
古代文献记录的常用脉象有二十多种,每种脉象都对应着不同的疾病特征,如浮脉表示表证,沉脉示里证,这些都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扩展资料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