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光里的秦淮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22: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15:53
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小草从土地里钻出来,嫩绿一片;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红、粉、白的花朵争奇斗艳。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背影》是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描述了作者与父亲离别的情景。那年冬天,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作者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在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流下眼泪。父亲宽慰作者,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作者也要回北京念书,他们便同行。在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作者,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作者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作者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作者去。作者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在夜晚乘凉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作者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作者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作者的;作者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作者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作者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在1923年8月的一个晚上,和平伯同游秦淮河的情景。他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他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干,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干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钩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大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作者和平伯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他们真神往了。他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他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他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因为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