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22: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5:26
通过对比分析现代针(灸)刺治疗手段与方法的效应。方法 将传统针刺与现代针刺手段与方法对比分析。结果 电针、穴位注射等现代针刺方法是提高针。
结合自己在综合性(三甲)医院从事临床针灸工作20多年的体会,从现代物理学角度诠释艾灸疗法,提出“波粒二象性”的艾灸治疗原理,使我们在新的高度重新认识艾灸和隔物灸治疗,为艾灸治疗机理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灸效应的有效方法。结论 提高针刺治疗效应是提高针灸效益的唯一出路。
笔者在省级三等甲级医院工作,深深感受到当今现代医学发展比任何时代都快,医疗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虽然“中医针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得到保护,如果针灸效应不能随科技发展得到很好的提高,仍然将有被列为“古董” 样,只能看不能用的危险。
要提高针灸临床技术水平,首先要高效应、低损伤方向变革。本文从将传统针刺与电针、穴位注射等现代针刺方法对比分析,认为提高针刺治疗效应是提高针灸效益的唯一出路。
1、针刺与电针
1.1古代毫针以“粗”字为特点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看,最早的针灸针是石制的,《山海经》曰“有石如玉,可以为P(针)”。这是石针的最早记载,它又称为“砭(bian)石”,汉代《说文解字》曰“砭,以石刺病也”。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使用的针具也不断的相应改进,由石针到由兽骨制成的骨针还有竹针……。随着金属冶炼的发展出现了铜针、铁针,当然还有金针和银质的针灸针,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粗”。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几根古代的铜质针状如织毛线衣的针,直径约3-4mm。如果在现代用这样粗针具,针刺眼部、耳部一些腧穴肯定是不适用的。
现代的针灸针是由不锈钢丝制成,1934年由日本的针灸医生首先应用于临床,目前我们临床上常用的针灸针其特点就是一个字“细”,常用直径0.18--0.35mm,并且韧性良好,不容易折断。
1.2毫针由粗到细的思考
1.2.1花样繁多针刺手法的继承问题
目前针灸界流行所谓“名医时代”,实质上他们只是处于临床经验发展阶段的地位,其理论性和可推广性不强。这一模式的一个致命缺点是技术与人不可分离,掌握着花样繁多、特定针刺手法的特定人,一但离世,则其技术也随之消失,别的人只得从头来发展同样的技术,这也是阻碍针灸发展的障碍之一。
针灸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跨越这一模式,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模式转变为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模式,是针灸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条件之一。这是这个时代对针灸的要求,也是我们这代针灸工作者的责任。而电针仪的使用,就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的一个方面。
1.2.2毫针的改进,大大扩展了治疗空间。
《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针灸名著中所述针刺操作与禁忌、包括治疗部分的内容,由于粗针治疗所存在客观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要带着审慎的眼光去看待,因为那时使用如此粗造的针具,所记载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我们不应该要求全盘照葫芦画瓢继承了。当然近代针灸杂志所叙述的针灸治疗方法与操作,如针刺的深度、角度、可完全照搬套用。
1.2.3毫针由粗到细,治疗效应的主观比较
不锈钢丝针的应用可以说开创了针灸治疗的崭新时代,彻底改变了古代针灸治疗的种种局限性,如针刺操作时的疼痛、断针和局部感染等问题。但是, 毫针由粗到细的改变,针刺治疗刺的激量即针刺效应似乎有所下降。
直观的看,古代的粗针再加上传统繁多的针灸操作手法,操作时虽然会产生较强的刺激性疼痛,但刺激量、针灸效应一定比细针强。反过来说就是,我们用现代的不锈钢丝细针,即使完全按照古代针灸书所述的操作方法做,也不会达到粗针的治疗效应,这是一个不用争讨的实际问题。
1.3.3毫针由粗到细,治疗效应的客观比较
应用现代肌电图检查,可从电生理角度,比较毫针粗与细的针灸产生的效应,具有可重复的精确性、可重复性和客观性。
临床针刺操作手法花样繁多,从作用与效应的角度概括归纳起来,无非是“补与泻”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从接受针灸治疗病人直观描述的感受度,简单分析出补与泻。针刺操作手法慢、轻、幅度小;病人所感受到的不良刺激小的操作,称为“补法”。相反,快、重、幅度大的操作手法,使病人所感受到的不良刺激大的操作,谓之“泻法”。这些“补与泻”操作手法,可用现代电生理学肌电图的检测方法,来量化的、客观的、可重复的显示。
现代医学的肌电图(MEG)检查中,有“插入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等人体肌电图指标。其中,类似针灸操作产生电的情况,可用“插入电位”指标来描述与理解。
所谓插入电位就是当针电极插入肌肉的瞬间,可产生短暂的动作电位爆发。即当针(电极)插入肌肉时,可产生相当大的,由机械刺激引起的一串动作电位;并且“粗电极针较细电极针会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大提插(类似泻法)的动作所产生的电位比小提插(类似补法)的动作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大;电位并随操作停止而(静息)消失。
说插入电位是爆发性的,这是因为这种外源因素产生的电位是毫伏(mV)级的;比人自身运动产生的动作电位微伏((uV)级大的多(1 mV=1000uV)。
“粗针较细针、重插入比轻插入”所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现象,可以解释:粗的针灸针比细针、泻法比补法产生(动作电位大)治疗效应大。
针灸治疗原理之一,可以这样推测:“补与泻”所做的“提、插、捻、转”操作也可产生较大的、类似“插入电位”电活动。这个电活动可直接通过这些穴位下的神经,将电信息传入脊髓内,经脊髓的上行神经传导通路进入大脑。通过对脊髓和大脑的调节整合作用来影响因病变而改变的脏器电位,从而改变恢复它的功能,并产生对不同层面的针刺效应。
当然这一切作用的产生,都要求在病人神经系统特别是周围神经系统完整的前提下实现。因此,针灸治疗原理的研究方法之一,可从针刺对机体的电活动影响反映出来。
为了提高当代针灸的治疗效应,目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高科技的针法,如电针、激光针微波针、电磁针等,但是现实在由于没组织系统、正规的论证,没有理论的支持,从而*了它的发展。
2、增加针灸治疗效应的方法之一电针
现代科学的特色之一是标准化,具有可重复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技术,应当不仅能为某一个体所掌握,还要可以推广到更多的个体所掌握,即要有可证实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和普遍实用性。
现在临床上已经普遍使用的电针治疗仪,就符合标准化的这些要求。
2.1刺激电量可测量。
回顾我们发表的文献报道,电针治疗仪临床应用的电量 [1]如下表:
痛症
中风(硬瘫)
软瘫
上肢
3.2V
7.2V
9.2V
下肢
0.5V
9.2V―16.V(头皮)
12.3V
现代电生理学表明:人自身运动产生的动作电位是微伏((uV)级;(类似针刺手法操作的)插入电位是毫伏(mV) 级;而电针治疗仪所使用的电量是伏特(V)级的。从电压的换算率(1V=1000mV;1mV=1000μV ;1V=1×106μV)就可得知电针的刺激效应有多大了。可以肯定的说,电针治疗仪的刺激量远远大于传统针灸操作各种手法的刺激量。并且从临床上看,电针作用人体的电量虽然大,但疼痛度却比针刺手法操作产生疼痛度低,患者更容易接受。
2.2电针刺激电量的大小有规律可循:
1)一般面部小与额部;上肢小于下肢。
2)针刺穴位(三维)下离神经干的远近有关;
如刺激电量:腰肌坐骨神经。
3)疾病的病情好转,电刺激量会下降。
临床使临床应电刺激量的大小原则:
(1)以患者不难受为度
(2)以患者肌群收缩为度
2.3类似针刺手法的刺激输出频率和波型可调:
有研究发现,电针“连续波”可使大脑产生内啡肽,有止痛、针刺麻醉的作用;疏密波可使大脑产生胆碱,能增加局部能量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目前,电针治疗方法在临床已经广泛使用,其操作精确、可重复和可控性都是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但电针治疗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和经络理论的结合研究急待加强。
3、增加针灸治疗效应的方法之二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是近现代西医学所常用的药物注射法与中医学针刺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疗法。它是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选用相应的经-穴及药物的药理作用;
将适量的药液注入穴位,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激发经络穴位,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与人体的综合效应,进而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与疾病组织的病理状态,使体内的气血畅通,阴阳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我们根据注射药物的不同,将穴位注射治疗效应分为三大类
3.1提高穴位的刺激量
我们应用穴位注射治疗腹部手术后呃逆,收到良好的效果[2]。所选择的药物是对机体影响不大的维生素类。特别是对手术后出现呃逆的患者,考虑到手术后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选用维生素做为穴位注射药物的安全性高,目的是把药物的副作用降低到最小。另外,患者手术后出现呃逆,轻者影响休息,加重心理、生理负担,严重者影响手术切口愈合。此时需立即、有效地制止呃逆。
足三里穴位注射的维生素B6,在体内形成吡哆醛磷酸脂,参与氨基酸的代谢,治疗各种原因造成胃肠道反应所引起的呕吐[4]。内关穴位注射的维生素B1在体内与焦磷酸形成焦磷酸硫胺,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持心脏、神经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它们不会对手术患者机体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且内关穴下有正中神经通过,维生素B1对神经有益而无害。
从临床观察来看,腹部手术后呃逆的常规胃复安肌肉治疗没有针灸治疗效果好(P0.01)。穴位注射比常规针(刺)灸的针感刺激强度大,作用较体针持久,比体针见效快,治疗术后呃逆效果显著(P0.05),结果显示随治疗次数增加而有效率提高,且穴位注射操作时间较常规针刺治疗(一般25分钟)短,一般二、三分钟即可完成,不防碍手术后病人其它治疗方案的实施,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除手术后呃逆外,我们多年应用此方法,治疗其他各种疾病出现的呃逆病人,包括肿瘤患者化疗后呃逆等顽固性呃逆也很有效。没有任何潜在的危险与禁忌症,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这类穴位注射,以提高刺激量、提高针灸效应为主,所选用的药物则为辅。
3.2提高穴位局部的药物效应作用
我们根据干扰素药理学特点,结合针灸穴位注射,适应于对典型的皮肤带状疱疹及Ramsay-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治疗,也可用于眼、耳带状疱疹。
干扰素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但并不是直接灭活病毒,而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干扰素有“启动”活性,即用小剂量干扰素处理细胞后,对随后病毒或其它诱生剂诱生干扰素的反应性增加了。从干扰素的药物动力学来看,由于干扰素的药物动力学与抗生素不同,干扰素静脉注射半衰期短;肌肉注射半衰期相对长;局部用药(局部注射)效果较好。
针灸的穴位注射干扰素能更有效地治疗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
本治疗用干扰素结合针灸穴位注射方法,取得的良好疗效,证实了干扰素药物动力学的主要特点。此方法适应于对典型的皮肤带状疱疹及Ramsay-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治疗,对比肌肉注射治疗方法,起效时间早,症状和体征消失快,治愈时间缩短,表明优于常规肌肉注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这类穴位注射,以提高药物效应为主,提高针灸刺激量为辅。
3.3提高穴位的双重作用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以禀赋特异,肺、脾、肾虚损为主要内因,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外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致鼻塞、鼻痒、喷喷、流清涕。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机体对某些反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鼻黏膜局部的Ⅰ型超敏反应;并与患者鼻黏膜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有关。
现代医学采用的治疗方法多只解决其中一原因。要么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对症治疗;要么是神经切断手术治疗,而手术又难为多数患者所接受。
我们所开展的“自体血鼻旁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项目,就是针对这两个因素而制定的治疗方案。
一方面通过刺激“迎香”穴位下的神经,对过敏性鼻炎起到了较单纯针灸更强的效应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使鼻附近引起局部自身溶血现象,在机体内产生组胺样物质, 增加体内白细胞的总数,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机体免疫力加强;使局部炎症组织中的钾离子减少,钙离子增加,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并减少对组织的刺激作用;降低各种刺激引起的超敏感反应,抑制*反应和毛细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起到抵抗(局部)过敏的作用。
过敏性鼻炎在这样穴位注射的双重治疗作用下,而获得的临床疗效,较单纯针刺和局部(喷吸)抗过敏药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