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奥运或汶川地震的文章该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21:3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07:51
川北的百年强震至今将近72小时,从网络与境外媒体的评价中,中国政府展现了极高效率。现下仍有数万同胞在土石瓦砾中生死未卜,此时谈抢救之外的事未免缓不济急。诚然震灾的抢险的确是争分夺秒的决战,但灾后重建却是社会整体的持久战,必须有配套的改革议程,灾后重建才可能成功。
灾难不只考验政府,也试炼着中国的公民社会。在救灾前期,真正能有贡献于第一线的必然是少数专业人士与强制纪律的部队,非灾民的广大公众若不想只安于当一个观众,公民社会就必须有想象力与实行力,以下仅建议三点:
首先是灾后重建的情境想定(scenario)。
古人常云:祸不单行。震灾之后可能伴随土石滑坡与疫情流行,更令人担心的还有即将而来的长江汛期与水库安危。与震灾同行的还可能有物价高企,关键材料囤积,有行无市。重建时必须谨慎处理土地的问题,过程中还要避免人谋不臧……
每个社会都会有其特殊的方式响应重大的挑战,也都有其强项与待学习的地方,状况想定越有现实感,社会自我实践的能力也就越强。此事必须集众人之智,自然不能只靠首长与其智囊。
可以想见的是,当8月奥运举办时,灾区必然还是百废待举,届时是一边庆祝一边流泪呢,还是可以有结合重建与奥运的新想法?北京原来的剧本有无更改的弹性?更为关键的是:全世界都会以灾区的重建,而非奥运的金牌数来衡量中国。
其次是反省国家的角色与限制。
震灾中的政府得到紧急的授权,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并限制人民日常的自由,然而紧急权力是个古老的概念,古罗马设有执政官的制度,就是国家为了面对存亡而授予治理者极大的权力以作出决断。但如何授权,期限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这些都需要公民同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体现。过与不及都非民众之福,日本社会对于灾难有强大的共识与基础建设,但1995年阪神地震时,却因拘泥于地方首长的副署,而使自卫队延迟进入灾区。
强大的能量与决心是中国政府救灾的强项,但政府既非万能,也不可能长期集中力量于一区一事。在灾害抢救上,国家力量绝对是先行且主导的,但在重建中,民间的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才是关键,其中又以组织化的宗教团体表现最为突出。
在台湾“9·21”震灾中,民间团体发挥了政府所没有的耐力与细致,而大陆对应的部份却仍在发育之中。
其三是善用连结国际与网络。
跨国合作的目的不只在救急与物资供应,而在于取信于国际与互相学习。切勿把全球知名的非营利组织当成政府的延伸,他们是欧美公民社会的展现,也许价值观未必与中国的民意合拍,但其初衷与实绩倒还经得起检验,中国需要这种软实力就像需要大飞机一样殷切。
以印度尼西亚亚齐省为例,海啸带来超过二十万人的死亡。但国际的调停协助,使得亚齐打开独立内战的死结,走向重建之路。
此外,正确及时的信息只是传媒第一步,网络在救灾上的潜能仍有待开发,如动员公众协寻失踪亲友,安慰家属,媒合认养学童等。而在重建的过程中,也可以迅速地获得信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公开信息可以降低贪污、以权谋私的疑虑。
至于非灾区的朋友,我的建议是别急于现在去灾区。或许可以对自己许下承诺,在一年内要去灾区从事志愿服务,并对西南与山区少数民族的处境付出心力。这场地震真正严峻的挑战是灾区经济的萧条,而重建的大敌是公众的遗忘。
灾难里孕育着社会进步的可能,灾难也可能拆解原来的社会对立与藩篱。1935年,台湾发生百年不遇的大地震,死伤数以万计,但日本殖民政府却善用这个机遇,试图在救灾的过程中,强化日台一体的认同,化解统治的矛盾,并在隔年开办台湾的地方选举。但愿汶川的灾难成为社会进步的新起点。
参考资料:转载自:“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1196629.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07:48
参考今年的高考作文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07:44
圣火一路传递 爱心一路汇聚
圣火传递,举世关注;汶川地震,举世震惊。
14日至16日,从“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再到“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火炬一路传递,爱心一路汇聚。在奥林匹亚圣火的感召下,红土地人民支持北京奥运、支援地震灾区热情如火、爱心如潮。
12日,已传至福建泉州、厦门的奥运圣火,与瑞金只有龙岩一站之隔。4300万江西人民群情激昂,沉浸在迎接奥运圣火的喜悦之中。
然而,当天14时28分,一场里氏7.8级的强烈地震,瞬间夺去了汶川等地许多同胞的宝贵生命。
消息传来,人们在翘盼圣火的同时,更添了对地震灾区的关切。
奥运与灾难同在,大喜与大悲共怀。多少人心潮难伏,多少人木然无言。
北京奥组委经与有关省区市领导部门商定,奥运火炬从江西境内的传递起,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缩减规模,简化程序,注重简朴,讲求实效。在火炬接力开始前,全体参与者向在地震灾害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
心系奥运,情系灾区,成为江西迎接圣火的共同情怀。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之后,江西人民续写了“同一个家园、同一份牵挂”。
红色故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旗升起的地方,圣火一站一站地传递。三地人民用醒目的条幅表达着一个共同的心声——
瑞金:“瑞金北京心连心,老区灾区手拉手”“传递激情传递爱,你我同行抗灾害”
井冈山:“圣地迎圣火,爱心传灾区”“身在老区,心系灾区”
南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支援灾区,就是支援奥运”
火炬手手相传,人们心心相连。随着奥运圣火在江西大地上不断传递,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支持奥运、支援灾区的行动中来。从机关到企业,从城市到农村,从党政干部到各界人士,从稚气少年到耄耋老人,江西人民捐资捐物,慷慨相助。
14日,在瑞金站火炬传递结束仪式上,江西省委、省政府向四川地震灾区紧急捐赠500万元资金和一批救灾物资,赣州、瑞金两级市委、市政府和当地企业、个人纷纷响应;208名火炬手在向地震灾区捐献100万元的同时,向全球2万多名奥运火炬手发出了赈灾募捐倡议。
15日,在井冈山站,火炬传递沿线设立了爱心赈灾募捐箱。火炬传递结束仪式后,现场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排着长队,依次走向捐款箱,开始着奉献爱心、支援灾区的又一场募捐接力。
这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再次进行动员部署,号召全省人民尽一切可能、想一切办法,全力以赴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说:“只要江西有的,只要灾区需要的,我们竭尽全力!”
江西各市县、省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企业紧急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筹集医用药品、医疗器械、发电机组、帐篷雨具等灾区急需物资,以“抢”字号专列发送入川;一批批救援医疗队、消防突击队、水利工程队、电力工程队日夜兼程,奔赴灾区。
16日,在南昌站,火炬一路传递,爱心一路汇聚。圣火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爱心似海。
江西三个火炬传递现场不断攀升的募捐金额,也许就是最好的印证。
14日,瑞金站募集金额1000余万元;
15日,井冈山站募集金额达1600万元;
15日晚,奥运圣火抵达南昌站时,南昌全市的募捐款物总价值已经超过4800万元;16日早上,圣火传递起跑仪式开始时,全市募捐款物总价值突破6000万元;16日中午,圣火传递结束仪式上,再次掀起募捐高潮,捐款物总价值已经突破1亿元。
圣火还将传递,爱心继续汇聚……
无数双紧紧相携的手,一定能重建灾区被震塌的家园!
无数颗紧紧相依的心,一定能重振灾民对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