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21: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1 07:07
一、预防肿瘤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
大部分实体恶性肿瘤在早、中期,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一些低分化癌,很容易通过血管、淋巴管转移,或局部侵犯,临床上易复发,或远处转移,导致病人在较短时间内死亡,这是远期生存率不能有效提高的关键原因。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食道癌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即使是分期很早的患者(T1),仍有近5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尽管在确诊后一部分的病人可以进行根治手术,但是,总体的5年生存率仍只有50~60,约2/3的接受过根治手术的病人可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且85的复发和转移发生在术后两年之内。因此,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术后防止复发转移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这方面,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惨痛的教训,例如,郭某某,女,63岁,2007年3月在当地因食管中下段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食管中下段鳞癌,分化II级,肿瘤侵及食管外膜,周围淋巴结阴性,上下切缘阴性,术后患者未行其他治疗,也未定期检查,2008年4月,因上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查上腹部CT示:肝内多发转移,前来求诊。我们很痛心,患者术后没能及时治疗,失去了很好的治疗时机。追问患者为什么术后不继续治疗,患者说,以为开过刀,病就好了。这种情况在基层单位仍存在,患者对于肿瘤的复杂性没有认识,需要综合治疗不了解。
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应接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继续治疗,临床采用分阶段治疗的原则。即术后早期患者元气难免受到较大的损伤,治疗主要在复元,重点在调理,例如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的患者,早期常用二陈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汤等加减;术后中期患者以在不过分损伤患者正气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祛除邪气,即把肿瘤细胞控制与消灭。在治疗方案的设计上,我们主张以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第三阶段主要是针对在术后较为长期内无任何肿瘤发生的患者,主要任务是预防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二重癌的出现。这个阶段往往历时较长,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阶段。中医药在这一阶段采用的是多步骤、多环节与多途径的整体防治,不同于西医仅是单环节的阻断某一个转移步骤或途径。
任何疾病的发展和传变都是有规律的。临床工作中,结合常见肿瘤的转移途径,对容易发生转移的脏腑给予一定的保护性治疗,“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从而降低肿瘤转移率。《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曾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大肠癌肝肺发生转移的情况较多,根据上述中医理论,在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尤其注意健脾疏肝、补气益肺进而达到预防其肝肺转移的目的。
二、积极治疗癌前病变,预防肿瘤的发生
恶性肿瘤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到癌的过程中往往有一段属于癌前病变的时期,是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尽管有癌变的倾向,但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会发展为癌。大部分癌前病变停留在此阶段,长期稳定,一部分或自愈或经治疗后消退复原,只有一小部分癌前病变继续发展,最终发展成为癌症。如大肠绒毛状腺瘤、大肠息肉、外阴白斑、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子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等都有是癌前病变。
中医早在《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我们认为临床上这个阶段的治疗决不可轻视,因为经过适当治疗,多数癌前病变能恢复正常,即“逆转”,或者是停止发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应把肿瘤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其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其他脏腑蔓延。例如针对胃癌的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采用健脾法为主的中药治疗,不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半年后复查胃镜提示不典型增生程度减轻,从而取得了阻止其向胃癌转化的疗效。我们曾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健脾为主的中药能有效保护胃粘膜,防治胃粘膜病变,防治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的发生发展。
下面是几个例子:
1、食管鳞状上皮的异形增生,Barrett食管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通过中药复方健脾益气,清热解毒,软坚化痰药物治疗,可以使癌前病变逆转。患者林某某,男,48岁,2002年因上腹部不适,易返酸,在当地检查胃镜,提示为Barrett食管,来求诊,当时患者食欲可,上腹部不适,易感烧心,进食有时胸骨后不适,大便畅,脉象弦细舌苔薄白腻,辨证为脾虚痰湿,热毒内蕴,予健脾化痰,解毒利湿,患者每两个月就诊,辨证调整处方,半年后,症状基本消失,一年复查一次胃镜,治疗3年后,食管基本恢复正常。
2、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通过中药复方健脾益气,清热解毒,软坚化痰药物治疗,可以使癌前病变降级,减少胃癌发生的可能性。
3、结肠单发或多发的腺瘤,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大于1CM,易癌变,尽管可予肠镜下电切术,但患者肠道内环境及遗传背景易于产生这样的腺瘤,所以,有必要应用中药复方治疗,可使腺瘤产生的数量减少或延缓生长。患者张某某,男,53岁,2002年3月因痔疮出血检查肠镜,见直肠有内痔一枚,降结肠、横结肠有息肉5枚,最大者1x1cm,予以电切,病理报告为,绒毛状腺瘤,以后患者每9个月或一年,检查肠镜,有腺瘤或息肉,2005年1月求诊,经中医辨证后,用健脾益气,解毒软坚药物治疗,历经一年半治疗后,患者结肠息肉逐渐减少,腺瘤基本消失,仍定期检查。
4、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当有血清甲胎蛋白逐渐升高时,患肝癌的风险进一步增加,这时,我们主张在严密追踪检查的同时,配合中药复方健脾疏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药物,可预防或推迟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