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7: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0:58
1934年,孙健初、王景尊,以及随后的冯景兰、张伯声分别在登封县、禹县、密县和巩县进行了地质矿产调查。他们发现登封地区出露有太古杂岩系,而其他县见到的结晶片岩则被认为是古元古代五台系。1951年张伯声和1954年张尔道进一步研究,将嵩山的古老变质岩命名为泰山系或泰山杂岩,并发现了泰山杂岩与五台系嵩山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关系,这一发现被命名为嵩阳运动。1957年,马杏垣将此命名为登封杂岩,并归属太古宙。1962年,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开始使用“登封群”这一术语。然而,同年《中国的前寒武系》以及王泽九的报告仍称太古宙登封杂岩。1965年,临汝幅的地质图沿用了“登封群”的划分,从下至上分为何家沟组、石牌河组和郭家窑组。1974年,《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继承了这一划分方案。1976年,湖北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将太古宙登封群从下至上分为郭家窑组、金家NC122组和草庙沟组。1977年,陈伟志将登封群从下至上分为石牌河组、郭家窑组和老羊沟组。1979年,张秋生等人沿用太古宙太华群的术语。同年,西北大学河南富铁科研队将登封群从下至上分为郭家窑组、金家NC122组和老羊沟组,并认为临汝县安沟地区的岩石与登封群有明显差异,因此建立了古元古代安沟群,与登封群形成不整合关系。在许昌地区,仅划分出头道河组。1980年,刘如琦等将登封群从下至上分为何家沟组、郭家窑组和草庙沟组。1981年,梁约翰等对汝州地区将登封群从下至上分为于窑组、黄虎滩组、老袋窑组和寨沟口组,在许昌地区则分为草庙张组和武庄组。1981年,1:50万河南省地质图说明书将林山群和赞皇群视为登封群的等同物,并分为上下两个亚群,下亚群包括石牌河组和郭家窑组,上亚群为老羊沟组。1988年,胡受奚、林潜龙等认为在君召地区内存在不整合界面,并称其为石牌河运动,代表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的界限。他们将下部的石牌河组命名为石牌河群,属于太古宙,而中、上部的郭家窑组、金家NC122组和老羊沟组则合并命名为君召群,属于古元古界下部。1989年,《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将太古宙登封群从下而上分为石牌河组、郭家窑组、常窑组和石梯沟组。考虑到这套岩系大部分是成层有序的,少部分成层无序,最终命名为登封岩群。岩群的划分遵循了1989年《河南省区域地质志》的方案。
登封岩群(Dengfeng Gr.)的时代属新太古代。曾称登封杂岩,出露在河南嵩山地区,为片麻岩系。自下而上分为四个岩组:石牌河岩组、郭家窑岩组、常窑岩组、石梯沟岩组。根据四部分岩层是有层无序,改称登封岩群。角闪片岩Sm Nd等时年龄为(25 09±0.16)亿年,变质酸性火山岩锆石U Pb年龄为(25.12±0.12)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