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1: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0:46
梅城,这座千年古镇,历经历史的沉淀,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更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记忆。
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始,梅城为会稽郡(今绍兴)富春县县治,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会稽置吴郡,富春县属吴郡。三国时期,建德县的设立标志着集镇的形成。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德县并入长山(今金华),改为吴宁县,县治设在金华。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复置建德县,梅城再次成为县治。至唐武则天称帝时,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睦州州治从淳安移至梅城,梅城由此成为州治所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天宝元年改睦州为新定郡,唐肃宗李亨在位时,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定郡为睦州。
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睦州属吴越国。北宋钦宗赵恒在位时,宣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南宋度宗赵禥在位时,咸淳元年(1265年)升为建德府。元朝世祖忽必烈当政时,至元十四年(1271年)改建德府为建德路。明朝太祖朱元璋当政时,朱元璋的外甥,大将李文忠取建德路而改为建安府,建江浙行省于此。洪武八年(1375年)又改为严州府,直至清末。清康熙(圣祖玄烨)在位时,康熙十年(1671年),划都、图时,乡、坊依旧。雍正六年(世宗胤禛)(1728年)推行顺庄法,建德划分五个区,梅城为城区,改坊为庄,直属于县。
*元年(1912年),废严州府,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同年十月,分府废,城内设置延清旧制。*十六年(1927年),城内改村里制,全县划为六个区,梅城为第一区,设区公所。*二十二年(1933年),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办处设梅城。二十四年(1935年)撤消。并因乡镇建制完毕,设镇、乡,直属建德县。*二十七年(1938年),建置梅城镇,归属三都区,梅城镇之名从此始。*三十年(1941年)设城区,但无区署,梅城镇归县直属。*三十二年(1943年),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于淳安,后移梅城。三十六年(1947年)撤消。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二野12军35师解放梅城,设立第四专署,旋称建德专署。6月建德县设5个区,梅城镇属城关区。10月,镇分为四个乡属城关区。1950年3月,专署撤消。1953年7月,梅城上城乡、下城乡合并,设置梅城镇,为区属建制镇,仍属城关区。9月,改为县属建制镇,直属建德县。1955年3月,再设建德专署,于1959年4月撤消,划属金华地区。1960年8月,建德县城由梅城移白沙。1961年设立县属地区,梅城镇归杨村桥地区。1962年地区改区,梅城仍属梅城区。1963年建德县划归杭州市。1964年2月,大洋、杨村桥两区合并,建立梅城区。1992年4月,南峰、千岳二乡并入梅城镇。同年,撤区,镇直属县。2005年3月28日,洋尾乡并入梅城镇,至今。
梅城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她位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之汇,北枕乌龙山,南襟丁水,山水秀丽,景色迷人。
乌龙山,梅城城北的乌龙山,东西绵亘五、六十里,方圆百里,最高处海拔有916.6米,因山石乌黑且似一条蜿蜒数十里盘踞在城北的卧龙而得名。山顶建有电视转播塔,登塔南望,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山上有雷公岩,古树参天,风景特别秀美。山中有瀑布称“跌水岩”,飞流直下,水花飞溅,是梅城一绝。
乌龙山上的玉泉寺是唐净宗五祖少康大师所创的道场,仍是游人众多,梅城香火盛旺。山中还有澄清道院和乌龙庙遗址尚在。*六年(1917年),县知事张良楷在乌龙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乌龙山上的建德林场后几经更新扩大,形成浙西境内有名的森林公园。
梅城城内有二个湖,为新安江古河道,因地势低筑坝蓄水,旱时储水浇灌,涝时缓解洪峰,形成东湖与西湖。东湖位于城东,西湖在城西,两湖是梅城的风水湖。
三江聚会古严州,一注清流奔杭城。梅城城南新安江自西而来,兰江由南切入,在城东南会合再折向东北,江改称为富春江,梅城因此“南襟丁水”。地处三江交汇处的梅城,自古以来水上交通极为便利,是江、浙、皖、赣、闽等地的水上通衢要道,成为浙西、皖南、赣东北水上交通枢纽和主要商埠。梅城水路四通八达,古时水上交通极为方便,是联系江浙皖赣闽等地的重要水路。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坐落在浙西山区,位于新安江与兰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三江指新安江-梅城人叫大(tu)溪,又名渐江,发源于皖徽州地区的黄山等处,至歙县汇合,水势增大,又称徽港,原江水落差大,滩多水急。有“一滩高一丈,新安在天上”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