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已知抛物线y=ax 2 +bx+c(a≠0)的图象经过原点O,交x轴于点A,其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4: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06:16
(1) ,(6,0)(2)P 1 (3+ ,2 ),P 2 (3﹣ ,2 )(3)存在,Q点的坐标(9,3 ),(﹣3,3 )
解:(1)由函数图象经过原点得,函数解析式为y=ax 2 +bx(a≠0),
又∵函数的顶点坐标为(3,﹣ ),
∴ ,解得: 。
∴函数解析式为: 。
由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得点A的坐标为(6,0)。
(2)∵S △ POA =2S △ AOB ,
∴点P到OA的距离是点B到OA距离的2倍,即点P的纵坐标为2 。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x 1 =3+ ,x 2 =3﹣ 。
∴满足条件的有两个,P 1 (3+ ,2 ),P 2 (3﹣ ,2 )。
(3)存在。
过点B作BP⊥OA,
则tan∠BOP=tan∠BAP= 。
∴∠BOA=30°。
设Q 1 坐标为(x, ),过点Q 1 作Q 1 F⊥x轴,
∵△OAB∽△OQ 1 A,∴∠Q 1 OA=30°,
∴OF= Q 1 F,即x= ,解得:x=9或x=0(舍去)。
∴Q 1 坐标为(9,3 ),
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可得Q 2 坐标为(﹣3,3 )。
∴Q点的坐标(9,3 ),(﹣3,3 )。
(1)根据函数经过原点,可得c=0,然后根据函数的对称轴,及函数图象经过点(3,﹣ )可得出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直接得出点A的坐标。
(2)根据题意可得点P到OA的距离是点B到OA距离的2倍,即点P的纵坐标为2 ,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出点P的横坐标。
(3)先求出∠BOA的度数,然后可确定∠Q 1 OA=的度数,继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x,得出Q 1 的坐标,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函数的对称性可得出Q 2 的坐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06:17
(1) ,(6,0)(2)P 1 (3+ ,2 ),P 2 (3﹣ ,2 )(3)存在,Q点的坐标(9,3 ),(﹣3,3 )
解:(1)由函数图象经过原点得,函数解析式为y=ax 2 +bx(a≠0),
又∵函数的顶点坐标为(3,﹣ ),
∴ ,解得: 。
∴函数解析式为: 。
由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得点A的坐标为(6,0)。
(2)∵S △ POA =2S △ AOB ,
∴点P到OA的距离是点B到OA距离的2倍,即点P的纵坐标为2 。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x 1 =3+ ,x 2 =3﹣ 。
∴满足条件的有两个,P 1 (3+ ,2 ),P 2 (3﹣ ,2 )。
(3)存在。
过点B作BP⊥OA,
则tan∠BOP=tan∠BAP= 。
∴∠BOA=30°。
设Q 1 坐标为(x, ),过点Q 1 作Q 1 F⊥x轴,
∵△OAB∽△OQ 1 A,∴∠Q 1 OA=30°,
∴OF= Q 1 F,即x= ,解得:x=9或x=0(舍去)。
∴Q 1 坐标为(9,3 ),
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可得Q 2 坐标为(﹣3,3 )。
∴Q点的坐标(9,3 ),(﹣3,3 )。
(1)根据函数经过原点,可得c=0,然后根据函数的对称轴,及函数图象经过点(3,﹣ )可得出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直接得出点A的坐标。
(2)根据题意可得点P到OA的距离是点B到OA距离的2倍,即点P的纵坐标为2 ,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出点P的横坐标。
(3)先求出∠BOA的度数,然后可确定∠Q 1 OA=的度数,继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x,得出Q 1 的坐标,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函数的对称性可得出Q 2 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