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5: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12:43
杨仁恺,1915年诞生于四川省岳池县,他的生活历程充满了坎坷。幼年时父亲离世,家庭陷入困境,高中辍学后在成都的一家私立女子中学任教,教授语文和历史,同时在印刷厂担任校对工作。受学校周边古文化街的熏陶,杨仁恺与古文物结下了深厚的情感。
抗战期间,他移居重庆,开始了在《说文月刊》的校对工作,并作为国文教师,与郭沫若、金毓黻、谢无量、马衡等当时的文化界精英频繁交往,这对他的人生和学术影响深远。1945年日本投降后,杨仁恺返回北京,开始了他在文化领域的新篇章。1950年,他担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的研究员。
在19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中,杨仁恺被委以重任,负责清查溥仪伪宫流散的书画及善本图籍。随着东北文化部的撤销,他转任东北博物馆(后来更名为辽宁省博物馆)的研究员,担任过研究室主任、副馆长和名誉馆长等职务。在此期间,他的贡献尤为显著,尤其是在鉴定中国古代书画方面。
1983年至1989年,他与谢稚柳、启功等人一同担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对全国文博单位、大学和文物商店的藏品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共编印文字目录十种,图册二十四种。杨仁恺一生致力于文博事业,撰写论文百数十篇,编著专著近十部,主编图册二十种以上,其中包括日、英、德等多国文字版本,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版本,他的努力为中国的文博研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本书以图版的形式记录了我国历代法书名书鉴藏积累的历史过程、清宫庋藏法书名画散佚的前前后后、我国历代法书名画的又一次浩劫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