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6: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05:55
20世纪50-60年代,产业结构理论经历了显著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如里昂惕夫、库兹涅茨、A.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和日本学者等,都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里昂惕夫和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沿着经济增长理论的主线,深入剖析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问题。里昂惕夫的著作《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和《投入产出经济学》构建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他通过这种体系揭示了经济结构与各部门间的关系,以及政策对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他的理论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中进一步阐述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密切联系。
丁伯根的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产业结构理论,他强调经济结构的有意识调整,区分了数量、性质和改革政策。他的发展计划理论和部分投入产出法,融合了多种模型,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
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和希金斯的理论则扩展到了发展经济学领域,他们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分析和不平衡发展战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模型则关注基础设施和直接生产部门的顺序发展。
日本学者在吸收欧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本国特色的产业结构理论,如筱原三代平、赤松要和关满博等人的研究。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费用论”强调后起国家通过扶持幼稚产业实现动态比较优势,而赤松要的“雁形态论”则探讨了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模式。关满博则提出技术群体结构概念,提倡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不仅关注单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还开始探讨区域间的互动关系,但整体上仍侧重于各国的特例,尚未上升到一般性的理论框架。
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