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0: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1:42
随着生活的提高,艺术品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但是当下的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多一些鉴赏的知识,淘一个宝贝是所有艺术品爱好者的初衷,为了大家能够在收藏的道路上淘到好的宝贝,为此我们整理了一些书画鉴定的小知识献给各位藏友。
我国的古代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样式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字画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 ,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字画的演变规律,所以,便需要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进行研究的过程就叫作字画鉴定。
中外古今,书画赝品是令收藏家们头痛的难题。如何鉴定真伪,已成为世界艺术品领域的一个难题。2009年10月12日至14日,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艺术品科学鉴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全部代表都一致表示支持科技手段进入书画鉴定领域。说到科技鉴定与传统经验鉴定的关系,专家们都认为在发展科技鉴定手段的同时,一定要结合传统经验鉴定。对于书画作品,材质相对简单,而承载的文化信息又很丰富,就更需要我们了解相关的历史、科技、文化、民俗等知识。而这些精神层面的依据,科技鉴定并不能判断。走科技检测与经验鉴定相结合的道路,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由于艺术市场缺乏鉴定标准和第三方认证机构,书画造假是收藏行业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在进行书画收藏字画鉴定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谨防上当。
市场中常见的书画造假其一,完全依照出版物,采取现代高科技印刷的手法,以求得同大师真迹的分毫不差,来达到迷惑买家出售赝品的目的。这种手法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高科技印刷工艺,往往在色彩、神韵上与原作非常相似,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对印刷技术不了解的买家极易上当受骗。其二,运用混搭手法,一半印刷,一半雇人手工绘制,既具有彩色喷墨印刷的精致,又不失人工描画的笔触,不仔细观察的话,甚至连行家里手也难免上当。
印刷品有明显网点前两种伪造手段,在显微镜的火眼精金下很容易原形毕露,在显微镜放大效果之下印刷品都有明显的破绽---均匀的网点布局。而真正的古画,墨色圆润细腻,如同跟宣纸融为一体。中国书画历史悠久,在造纸工艺、品种样式诸方面既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又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区别,有着许多随时空变化而产生的特征与规律。第三种造假手法也可以通过显微镜就鉴别出来。书画纸绢。根据纸、绢等考证进行古代书画作品断代分析,仅能断前,不能断后。因为后代的纸绢前人绝对不可能使用(例如竹纸不能在唐以前出现),但是,一种新品书画纸或一种新绢绫织法出现以后,可以延续到后代。后人用存放已久的旧纸创作书画作品的情况也是有的。明代以前的绢传至今日,表面上已绝无亮光;丝上的绒毛,也已经完全褪掉。其颜色则内外如一。作伪者若用新绢,则鉴定人员可从横竖丝的粗细单双辨别出真伪。有一种特制的元丝绢,从表面上看,与宋元的绢很相似,但其表面上的光,以及丝上的绒毛,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褪净;而且其颜色也是内外不同,绝不可能与宋绢完全一致。传世的古纸主要有棉纸和麻纸两类。用显微镜观察,老纸膜皮如虫蚀,有一层白灰,若隐若现,不平匀。其颜色则无论里外、凹凸,均系一致。
一件作品,假定它是未带署名的,无论它是真迹也好,伪作也好,可以肯定,它的笔墨风格在表面上却是笔势跌宕而雄强骏快的。于是,主真者,往往用这些风格特点来作为它是真迹的证据;而主伪者,又往往用“在本质上不符合这些风格特点”来作为它是伪作的证据。此外如徐悲鸿的马、喜鹊等等,也有如此的情况,除非它的笔墨明显用赵叔孺或江寒汀的风格。一件伪作,你要想从笔墨风格上说它不是徐悲鸿,非常没有说服力。同理,真的徐悲鸿,你要想从笔墨风格上说它是徐悲鸿,也是显得缺少说服力的——同样的话,我们也曾听到有人用它们来指证徐氏的伪作为真迹。
目前一些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其市场流通的行情和价位已经 “天亮’。例如,张大千的山水,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大约平均每方尺在万元上下 。例如,张大千的山水,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大约平均每方尺在5万元上下 。当然,如果画得特别精的,可能超过5万元 ,而画得较差的,则可能仅止于1万元 。此外,不同时期 、不同画法 、不同题材内容等等也是影响价位的一些重要因素 。
书画真伪鉴别在博物馆中是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日前市场运作,大多直接转用博物馆学术化的鉴别方法,无疑是简单化的·有相当的弊端。因此,我始终强调书画市场上的真伪鉴别,应与价格行情相结合,才有更加明确的针对性,当然。价格行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同一位书画家,甚至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价格可相去甚远.如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初、90年代后期,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北京、西安等等波动相当之大,必须随时加以关注,不可一概而论。
如果对书画创作的方法、过程有很深的了解,无疑大大有益于书画鉴定。历代鉴定家、收藏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书画家,如近现代的吴湖帆、张大千以及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人。
最关键的是实践,从大量的鉴定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已故鉴定家刘九庵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大师。长时间鉴定实践中的观察、比较、分析、研究,才能逐渐获得鉴别门径。
不论是什么方法,只要能够辨别字画的真伪,都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其实多看字画作品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很多优秀的字画的作品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