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0: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20:04
1933年6月,柴洪儒被任命为三十军的第八十九师师长,肩负起指挥重任。同年10月,他率领部队参加了宣达战役,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随后,在粉碎国民党军“六路围攻”的战役中,柴洪儒指挥的第265团在西线协同红九军第二十七师,成功反击进犯的敌人,获得了重大的胜利,因作战英勇,这个团被方面军授予了“夜老虎团”的荣誉奖旗。
1935年11月,柴洪儒转任九十三师师长,接替了陈友寿的职务。在担任师长期间,他在担任百丈关外围战斗的穿插截击任务时,面临极端困难的条件,但他依然指挥部队出色完成了战斗任务,为确保方面军的胜利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6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部队开始了第二次北上长征。在此次行动中,柴洪儒的第九十三师隶属于中央纵队。他们在摩天岭山与甘南文县、碧山出没的国民党军王均部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确保了方面军的顺利前进,为长征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柴洪儒,又名柴洪宇,1903年7月生于河北省大名县老堤南村一户贫苦农民家里。由于父亲早逝,家中生活困苦,他没有条件上学,只得在放羊,砍柴之余,跟大哥学得一点文化,可以看懂《水浒》、《岳飞传》等小说。柴洪儒长大成人后,受到大名县师范学校传播的马列主义影响,决心探寻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