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3: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23:08
巨幼细胞性贫血有多种临床类型,主要包括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恶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因叶酸缺乏,常见于中国西北地区,如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病因包括营养不良、蔬菜摄入不足、不良饮食习惯,常伴随复合性营养不良。此病易发于妊娠期和婴儿期,妊娠妇女叶酸缺乏高达1/3,常在妊娠中末期及产后发生,感染、饮酒、高血压、溶血、缺铁和分娩时大量出血都可能诱发。婴儿期发病与山羊乳或煮沸牛奶喂养、母体营养不良和维生素C缺乏有关。
恶性贫血由胃粘膜萎缩导致内因子分泌障碍,维生素B12缺乏,主要见于北欧。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但也可见于少数幼年型,可能与内因子先天缺乏或回肠粘膜受体异常有关。该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病人血清中有抗体,与甲状腺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关。胃镜检查可见萎缩胃粘膜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有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者伴有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
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由干扰叶酸或维生素B12吸收的药物引起,治疗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组。
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依据血细胞形态和临床表现,如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MCV和MCH值异常。治疗后巨幼红细胞和粒系表现会逐渐改善。
诊断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可通过血清测定、尿液代谢物检测以及吸收试验。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可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如口服或注射补充,并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来确认。
治疗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并注意可能的合并症如缺铁。恶性贫血可能需要终身维持治疗,而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则需针对具体药物进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辅助治疗和病因治疗也至关重要,如补充铁剂、钾离子以及纠正其他相关疾病。
巨幼细胞性贫血系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的生物化学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疾病。影响到骨髓造血细胞——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而形成贫血,甚至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细胞的特点是胞核与胞质的发育及成熟不同步,前者较后者迟缓,其结果形成了形态、质和量以及功能均异常的细胞,即细胞的巨幼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