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3: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6:44
新型隐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染进入人体。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隐球菌是否引起疾病。人类感染后,新型隐球菌主要影响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隐球菌随血液扩散,导致血一脑脊液屏障破坏,引发脑膜炎症。隐球菌能沿血管鞘膜进入血管周围间隙增殖,在脑部特定部位形成囊肿或脓肿,也可能侵入脑实质内形成肉芽肿。
隐球菌主要侵袭大脑和脑膜,大体检查可见脑膜广泛增厚和血管充血,脑组织水肿。脑回变平,脑沟变浅。软脑膜弥漫性浑浊,特别是脑底部更为严重。脑沟、脑池或脑主质内出现小颗粒状结节或囊状物,内含胶样渗出物。显微镜下观察到胶样黏液中有大量隐球菌,部分被多核巨细胞吞噬。脑室可能扩大。早期病变中,脑膜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脑膜、脑池、脑室和脑实质中可见大量隐球菌菌体,但脑实质炎症反应较轻。
通过分析新型隐球菌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该疾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疾病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免疫状态和局部炎症反应,以便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osis) 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其病情重,疗程长,预后差,病死率高。随着两性霉B、氟胞嘧啶等药物的问世, 隐脑的治愈率达到60 % ~ 70%, 药物联合应用也缩短了治疗疗程。本病发病率虽低,但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相似,故临床常易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