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2: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4:00
古代对于汉语的研究始于春秋时代,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和《昭公元年》中对汉字的解说已初具系统性。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为汉字的分析、解释和辨识奠定了基础。魏晋时期,字书如《字林》和《玉篇》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汉字研究的发展。徐铉、徐锴兄弟对《说文》的校定和《说文解字系传》的编撰,以及郑樵等人的著作,共同开创了研究六书的风气。
元代的《六书故》和《六书正譌》以及明代的《六书本义》等,都是对郑氏学说的继承和深化。清代《说文》之学达到鼎盛,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等人的著作被并称为《说文》四大家,对古文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金文和甲骨文的研究在清代也得到了显著的进展,这揭开了汉文研究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后,古文字研究快速推进,成果显著。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唐兰、于省吾等人的著作对古文字的解读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商代甲骨文的发掘和研究,以及对战国、秦汉文字的研究,为古文字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成果。
在汉字的整理和汉语拼音的推行方面,辛亥革命后注音字母的公布标志着汉字标音方法的进步,但注音字母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在国际上的流通。早在明代,利玛窦和金尼阁设计了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方案,卢戆章、朱文熊、刘孟扬等人也提出了各种拉丁字母拼音方案。1928年,南京大学院公布了“国语罗马字”,1931年苏联的“拉丁化新文字”传入中国,引发了拉丁化群众运动。1949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开始研究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成为国际标准。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推动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汉字的使用。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以学校、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为重要载体,通过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监督语言文字社会应用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狭义的中国话即为汉语,是全球华人的母语,以北京话为源发展的语言。在台湾地区,又称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又称华语。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