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1: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0:31
在《周易》的诸多传本中,孔子及其弟子创作的十翼《易传》备受学者关注。《易经》的传承始于孔子通过商翟子木等人,其后历经田何时期,不断得以发扬光大。马王堆汉墓的帛书《周易》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它的抄写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汉高祖时期,且与现代《易传》存在差异,反映了汉代经学的修订与统一过程。汉武帝设立《易》学博士,对田何传的今文本经传进行了修正,这也可能是今本与帛书不同的原因之一。
田何作为汉初《易》学的重要人物,他将孔子的易学思想传授给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丁宽和齐服生等弟子,他们的传承体现了易学的不同版本,如“今义”与“古义”。帛书卦名多依据《序卦》等传文解释,表明其源于孔门。其中的差异可能源自田何的不同传授,如周王孙的古义本。孟喜所学的阴阳灾变内容可能源于田王孙的单独传授,这与高相的记载相吻合。
《汉书》中关于田何的记载,以及帛书与今本《易传》的对比,证实了帛书是田何所传的今文本。《易》在汉代经历了“隐士之说”到“洁静精微”之书的转变,田何的传本中包含占筮内容,这可能与周王孙的古义传本有关。《易传》中的一些内容在今本中缺失,可能反映了田何《易》的经文解占特色。
孔子在十翼中的具体阴阳五行和占筮内容在后世难以寻见,史书传《易》的名单可能存在遗漏,如商瞿。田何时期,古义派仅限于个别弟子传授,而今义派在官方支持下占据主导,可能删去了古义内容。《易》学的发展与官方学术地位紧密相关,如杨何学派在《史记》中的提升,而古义派则逐渐边缘化。
总的来说,从《易传》的演变和传承来看,学术派系的更迭和官方支持对《易》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在贾谊时代的《易》分化为官场与民间两派中得到了体现。
扩展资料
《十翼》即《易传》,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