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任的内涵是什么??急!急!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3:5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58
*信任的概念内涵
国外学者对于*信任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当时,西方各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学者们对于*信任的定义包含一个共同的观点,即*信任是公众与*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包含着公众和*两大主体。伊斯顿(Easton)将公众对*的支持和信任形态,区分为特定的(specific)和广泛的(diffuse,也译为“散布的”)两种[10]。其中,前者指公众对**产品的产出和*权威当局整体绩效的满意,因此,民众是在检核他所认知的*产出是否能够响应其需求之后才决定是否给予*支持;后者则指公众对政权层次(regimelevel)的“*标的”和“*符号”的态度,而不问绩效如何。也有学者认为*信任关系是国家行政机构执行国家权力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象即行政客体,包括公众个体、社会群体和组织,对行政体系总体也包括对行政体系各要素、各要素之间关系及其运动状况的合理期待,以及在行政机构回应基础上的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11]。Miller和Listhoug认为,所谓“*信任”(trustingovernment),乃是公众对于*权威当局及*机构是否依据民众的规范性期待的一种评估[4]358。也就是说,“*信任”是公众对于*如何基于公众期望而运作的基本的评价[12]。循此逻辑,如果期望升高却未能配搭以*绩效的改善,势必会降低民众对*的评价。笔者认为,“*信任”是指公众在期望与认知之间对*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换句话说,“*信任”是公众预期并相信**与*机构会殚精竭虑地实践其义务与责任,以提供民众所必需的服务、福祉与生命安全的保障,以及相信*是由具有德行的*领导者所领导并在健全的*制度下高效率运行。所以,*信任或*不信任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公众对于*的期望与认知之间的落差大小。“公众”这一概念特指*工作对象之总和,即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我们统称为*信任的主体。而*作为信任关系的客体,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内容:*工作人员、*部门实体、制度性因素。所以,*信任的因变量应该包含三个层次:对特定*工作人员的信任;对特定*机构实体的信任;对一般意义上的制度环境的信任。公众对于特定*的信任基于两个主要因素:结果和过程。对于结果导向的信任是公众基于从*的公共*和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决定其对*的满意和信任;对于过程导向的信任主要是指公众由于对*决策制定过程、公共服务提供过程的满意而产生对*的满意和信任。比如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效率、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影响力等这些过程因素。相对于传统学者将“*信任”视为公民对*结果偏好的产物之研究,近期学者的研究却提醒我们:公民也会根据他们对于*过程的考虑来评估*信任的给予与否。追问我问的是*信任 不是*信任啊 。。。。这个你知道不
追答(一)*信任的涵义 对*信任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信任的概念。*信任首先是信任的一种。*信任只是信任的一种,它和所谓的信任文化(福山, 2001;尤斯拉纳, 2006;佩雷菲特, 2005)及其引起的信任社会(佩雷菲特, 2005)、社会资本(帕特南, 2001)等概念的涵义截然不同。虽然也有学者认为,*信任包括公民间的人际信任,即社会信任(宋少鹏、麻宝斌, 2008)。但是奥弗也认为,不能简单地对信任*与信任他人进行类比(沃伦, 2006)。奥弗将大众/精英和水平/垂直的二分法结合在一起,得到信任四个维度的内涵: (1)公民彼此间的信任,这在社会资本研究的相关著作中有丰富的阐述; (2)公民对*精英的信任,这是*信任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3)*精英对其他社会精英的信任;(4)*精英对公民的信任(Yang, 2005)。其中,第二个维度的信任即本文所提到的*信任的涵义,即公民对*精英的信任。但是*精英只是*系统中的一种。 卢曼(2005: 73)所言,*信任是在两个不同的普泛化层面上被要求和给出的。一方面,公民珍爱他们对将要决定下来的事的期待;另一方面,公民留在该国家,指望能过上一种合理的生活,这就已经表明对*系统的信任。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文献肯定了*信任或是不信任这种态度的存在,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信任被看成是和不信任相反的,就像是一盏灯,或者是亮的,或者是不亮的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58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金钱道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59
这个好像太专业了吧。好像属于机密一类的吧。要是内涵的内容都知道了。国家也就不安全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