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7: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5:35
60年代早期,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闭症的成因是后天养育环境,主要采用游戏和非结构性团体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Foster教授在1964年引入了区分增强(PRO)技术,对自闭症患者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此方法至今仍被教育工作者广泛应用,对症状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70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先天因素的影响,提出脑部功能损伤可能是自闭症的根源。他们发现,尽管早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但医学科技进步为理解自闭症提供了新的视角。
进入80年代,认知学习理论兴起,学者们从认知缺陷角度分析自闭症,认为这是影响人际关系和语言沟通的核心缺陷。他们强调,自闭症者在处理信息和理解他人情感上存在困难,这导致他们在社会交往、沟通和行为模式上表现出独特性。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自闭症可能与基因突变、胎儿期感染、新陈代谢障碍、脑部损伤等有关,导致认知缺陷和特定行为障碍。例如,脆弱X染色体症、某些染色体异常、德国麻疹感染等都被视为可能的病因。神经心理学研究也发现,自闭症可能与初级颞区和脑干功能障碍相关,这与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和学习障碍有相似之处,但仍需进一步医学研究来深入探究。
对于认知缺陷的解释,有心理理论、情感论、执行功能论和中心连贯薄弱论等观点。每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未能全面解释自闭症的所有症状,这表明对自闭症成因的理解仍需在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寻找答案。
自闭,即自闭症(Autism)是指合并有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人际社会沟通等方面之特殊病理,以致罹患者之社会生活适应有显著困难之广泛性发展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