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7: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9:09
女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病,目前据全球统计,患病率接近50%,严重尿失禁约为7%,其中约一半为压力性尿失禁。我国的患病率与此基本相当。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对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构成严重影响。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加之女性对排尿异常羞于启齿,导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长期以来不为医患双方所重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所带来的诸多健康和社会问题正逐渐受到重视。
压力性尿失禁(SUI)指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漏尿。体征是在增加腹压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加而*尿肌稳定性良好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
二、较明确的相关因素
1、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年龄与尿失禁的相关性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一些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也可促进尿失禁进展。但老年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趋缓,可能与其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如日常活动减少等。
2、 生育:生育的次数、初次生育年龄、生产方式、胎儿的大小及妊娠期间尿失禁的发生率均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生育的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初次生育年龄在20~34岁间的女性,其尿失禁的发生与生育的相关度高于其他年龄段;生育年龄过大者,尿失禁的发生可能性较大;经*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行剖宫产的女性比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尿失禁危险性要大;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和缩宫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大体重胎儿的母亲发生尿失禁危险性也大。
3、 盆腔脏器脱垂: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两者常伴随存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
4、 肥胖: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显著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5、 种族和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压力性尿失禁有较明确的相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病率与其直系亲属患病率显著相关。白种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于黑人。
三、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主要依据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并需除外其他疾病。
四、治疗
1、保守治疗
(1)加强盆底肌锻炼 即所谓的“提肛运动”。不主张进行大运动量练习,易造成盆底肌过度劳累而加重尿失禁症状。目前有很多辅助仪器以提高盆底肌锻炼的功效,如生物反馈治疗。还有经尿道或*电极刺激盆底肌收缩。
(2)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有两类药物,即雌激素和α-受体激动剂。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其尿道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缺乏雌激素支持而萎缩,导致尿道粘膜和粘膜下组织闭合作用减弱和丧失,雌激素替代治疗后能部分恢复尿道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缓解尿失禁症状。α-受体激动剂高血压病人禁忌,最适合起立性低血压伴压力性尿失禁病人。
2、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应考虑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证:
①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不能耐受,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
②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③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
④伴有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病变需行盆底重建者,应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
(2)手术方式:高度推荐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目前较常用为TVT、TVT-O和TVT-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