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7: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7:13
1933年11月4日,高锟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现上海市金山区),成长于法租界,家中有律师父亲高锠和弟弟高铻。祖父高吹万是晚清知名诗人和革命家,南社的重要成员。高锟夫妇在父亲聘请的家庭教师的教导下,研读四书五经。10岁时,他进入上海世界学校,学习中文、英文和法文,初次接触国际文化。
在三层楼的家中,高锟的童年充满了探索。他对化学充满兴趣,自制灭火筒和烟火,甚至尝试自制炸弹。其中一次,他用红磷粉和氯酸钾混合,危险地制作弹丸,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伤害。他还痴迷于无线电,成功组装了一台拥有多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1948年,全家移居台湾,1949年又迁至香港,高锟在圣若瑟书院求学,后考入香港大学。因港大无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格林威治大学)攻读,1957年获得电子工程学位。1965年,他在伦敦大学学院完成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并在ITT任职,逐渐成为光纤通讯领域的先驱。
高锟的研究从1957年开始,他提出用光代替电流、玻璃纤维代替导线的设想,1965年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输,设想的低损耗率将彻底改变通信行业。他的创新成果推动了全球超过10亿公里的光缆应用于互联网,为全球通信提供了重要支持。
高锟因在光纤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多项大奖,被誉为“光纤之父”。他在学术界和商业领域都有重要职务,如香港中文大学教授、ITT公司执行科学家等。1996年,他的名字成为小行星“高锟星”,并在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晚年,高锟因痴呆症接受治疗,但夫人黄美芸透露,他的病情并不严重,仅在记忆力上有所影响。2009年,高锟在诺贝尔典礼上受到特别照顾,瑞典国王亲自颁奖,表彰他在光纤通信领域的重大突破。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目前在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高锟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与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