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7: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0:25
扬剧,起源于江都一带的花鼓戏和香火戏,这两者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就已形成并开始在民间发展。花鼓戏的演出形式独特,先由全体演员“下满场”,然后小面和包头进行“打对子”或“踩双”的对歌对舞。这一时期,花鼓戏吸收了徽班和其他剧种的剧目,能够演出40多个情节简单的剧目,如《探亲家》、《种大麦》、《借妻》、《僧尼下山》、《荡湖船》、《王樵楼磨豆腐》等。1919年,扬州花鼓戏首次前往杭州演出,引起京剧界的关注,并在次年登上上海大世界的舞台,轰动了各公司的游艺场。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艺人将维扬小曲中的唱本如《王瞎子算命》、《小尼姑下山》等改为剧本进行演出。音乐方面,除了“梳妆台”曲调外,还加入了维扬小曲中的曲牌,这一时期的花鼓戏已发展到了极盛时期。艺人胡大海首先提议将花鼓戏改称为“维扬文戏”,以区别于“维扬大班”。维扬文戏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开始招收女徒学艺,首批优秀女演员包括筱兰珍、筱招娣、陈桂珍以及著名坤角小生金运贵。女演员的增加对扬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花鼓戏的唱腔只用丝弦伴奏,无需锣鼓。观众因此将维扬文戏称为“小开口”。
小开口是花鼓戏与清曲结合形成的一种表演形式,与花鼓对子戏和清曲坐唱曲艺有所不同。早期的角色只有小面(丑)和包头(旦),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即三个丑和四个花旦,多个角色同台演出。剧情多为生活小戏,如《探亲相骂》、《小上坟》、《小放牛》、《瞎子观灯》、《王道士拿妖》、《打城隍》等。剧目从“两大两小”即《种大麦》、《大烟自叹》、《小尼姑下山》、《小寡妇上坟》发展为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分裙记》、《孟姜女》、《柳荫记》。曲调轻松活泼,委婉悠扬,主要有[大锣板]又称(又称[*板])、〔相思调〕、《隔垛垛》、《青纱扇》等。
苏北香火戏则起源于江都的厅堂陈放香柜的习俗,发展成为戏剧表演。香火戏分内坛和外坛,内坛多演神话故事,如《目连救母》、《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外坛则多演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1920年左右,扬州花鼓戏到上海演出时,苏北香火戏也到了上海,并在上海新民戏院首次演出时改名为“维扬大班”。维扬大班在民间也有不小的影响,它用锣鼓为伴奏乐器,曲调有〔七字句〕、〔十字句〕、〔斗法调〕、〔七公调〕、〔娘娘腔〕、〔水瓶调〕等,高亢质朴,粗犷雄壮,因此观众将维扬大班俗称为“大开口”。在新民戏院、庆长戏馆、同庆茶楼等戏院,以及东台路的“维扬大舞台”,专演“大开口”的艺人逐渐增多,上演剧目渐渐以世俗的家庭题材为主,如《琵琶记》、《牙痕记》、《合同记》、《柳荫记》、《三元记》等。化妆和表演也有了发展,花旦开始使用披纱包头并改穿戏衣。表演模仿京戏,并能进行武戏。扬州清曲在进入上海的年代与香火戏相近,最早到上海的清曲艺人常为上海富户人家的婚姻、寿诞等喜事唱“堂会”。
香火戏和花鼓戏虽各有成长历程与特点,但语言相同,都讲扬州话,艺人们常将维扬大班改为维扬文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两者相互吸引并逐渐融合,吸收了民歌小调和扬州清曲的优秀唱段,内容与形式日臻完美。1935年,维扬文戏和维扬大班正式合并,成为“维扬戏”,扬剧因此产生。同期,苏北香火戏和扬州花鼓戏艺人在上海合演的《十美图》,是这一新剧种破土而出的标志。
扬剧是发源于江苏扬州,成长于上海的戏曲剧种。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淮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淮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