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5: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08:04
石申,这位战国中期的杰出天文学家,原籍开封。他的卓越贡献在于系统地研究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揭示了它们出没的规律,并为它们命名。石申还精确地记录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这一数据对于后世天文学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他的长期观测和详细考核让他能够测定出138座恒星和810个星点的位置,这一成就在当时无疑是天文研究的里程碑。
与齐人甘德合作,他们根据黄道附近恒星的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制作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他们的研究成果被集成在《甘石星经》中,这部著作在《道藏》一书中曾以《通占大象历呈经》之名出现。尽管现存版本只有2卷,但其中仍保留了原始文献的风貌,对天文研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石申的研究成果在历史上备受重视,他的名字甚至被赋予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这座位于月球背面西北隅,靠近北极,坐标为东105°、北76°,面积达350平方公里的环形山,以石申命名,是对他在天文学领域杰出贡献的永久纪念。他的名字与中国的其他四位科学家一起,成为了月球上中国科学家的荣誉象征。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