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悟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5: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8:30
语文教学,是近几年争议最大、议论最多的一门课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那就是语文素质教学要提倡“悟性”二字。
那么,什么是“悟性”呢?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实,它们们也都会有悟性的潜在要求。可以说,培养悟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有人对课堂教学提出了种种提问的技巧,如:中间起笔的“甜甘蔗”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99年第一期《把握好讲读课教学的“度”》段尔豪),从结尾开始的确良“倒叙法”,有抓住文章题目做文章的“破题法”,还有抓住语文章记号句的“词句法”……,不能说这些教师对教学不是呕心沥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深,但读完之后,总有一丝的疑惑: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悟”出一篇课文,读懂一篇课文,而是通过课文的教学,学会分析、理解其它许许多多的文章。叶圣陶说过:“课堂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获得和贮存丰富的知识,但是,其目的不限于知觉或记住某些信息和知识,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装的思维潜能,才算是真正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正具备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的悟性,是指最终具有迁移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我认为,教师应首先在思想上摆正师、生的关系:学生应是分析、领悟的主动者而非被教师盲目“引”导,展现教师高超技巧的承载者;认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会“悟”。其次,要教会学生领悟,对于领悟的方法与规律的介绍则必须重视。
在引导学生领悟一篇课文的同时,要教会一定的方法,传授一定的技能,使之最终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迁移领悟的目的。这项工作,其实,从小学就有所体现。如:教授汉字时要组词,旨在让学生掌握字的用法;词,要在不同的语境中选择词语,有辨析的敏感性;初中讲语法,学生读懂复杂的句子等等。可是到了初、高中,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整篇文章时,领悟方法、规律的讲授却在呈减少的趋势。教学盲目,自然就谈不上很好地培养分析与理解能力。
这时,应当教给学生的东西很多:如,不同文章的文体特征(记叙文要素;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议论文的三要素,各有何特征与规律等;以及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决定了读这些文章的方法不同;品评一篇文章的方法(由好句子、好段落到结构、思想、手法的逐层加深;评价文章可以从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家生平、性格等入手,看当时的作用和今后的影响,辩证地评价等等。)阅读方法的讲授(评读、略读、跳读等;读一篇文章与杂志,长篇小说与科学书籍的不同读法),借助其它书籍,工具书的方法等等,我非常赞同“授之以渔,培养能力”(见《授之以渔,培养能力--浅谈阅读教学中强化学法指导》)的观点。
光讲授方法也是不行的,还需要实践,我们不讲究题海战术,但必要的练习还是必须的。教师可以有选择必地选取典型篇目,引导学生如何分析与理解,并使之逐步走上独立阅读的道路,培养大胆质疑的作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年级、学生状况,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训练。如初中预备班的学生可以让其摘抄好句子,初一、初二的学生可以练习写读后感,初三可以训练初步的品评;高中学生则要训练他们多角度地阅读、概括、直至迁移至自立的读写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教师还要及时进行检查与反馈。学生能自觉坚持下来自然是好,但放手的结果往往是计划的流产。反馈的时间与手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定期收上来批改;搞读书交流会,办墙报、版报等。总之,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坚持下来,总会发现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邓独立地分析与理解。
总之,教师要在课内点拨与课外训练上下功夫,从而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