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竹的栽培技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20: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01:20
黄竹,禾本科牡竹属,别名埋桑,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耿马、景洪等低山与河谷地区,是云南省南方比较习见的野生竹种。用作造纸原料,建筑用材,扁担和筷子等竹木制品,用途广泛,有一定经济价值。细叶龙竹俗称大龙竹、黄竹,为大型丛生竹,其竹材性能良好,是造纸、纤维、人造丝、人造板等的优良原料。
细叶龙竹秆柄短,秆密集,蔸向地性极强,无露蔸现象,秆幼时为白粉色,老时翠绿、黄绿。高一般为15~25m,最高可达32m,胸径11~16cm,最粗可达17cm;节间长35~55cm,最高70cm。四季均能开花,1~2月为盛花期,果实在3~4月成熟。细叶龙竹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年均温度17℃以上,最低极限温度-3℃以上,年均降水量9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良好。对土质要求不高,即使在石灰岩地区、盐碱地也能生长正常。适生于海拔在1 900m以下的宽山宽坡,以及溪河沿岸。
竹产业作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技术
可采用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育苗两种,这里主要介绍播种营养杯育苗的方法。有性繁殖培育营养杯苗具有适应性强、寿命长、成苗率高、体积小、运栽方便、成本低、发笋旺盛等优点。因细叶龙竹怕涝怕旱,育苗时要求整地作床,播种前先用清水洗衣去拌种粉,再用0.1{bf}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h,即可播种。也可用湿沙拌种催芽,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点播到已经装好营养土的塑料营养袋里,每袋点播1~2粒,播后用心土或火烧土覆盖,再覆上一层稻草,然后淋水,以后经常保持湿润,能提早出苗分蘖。
2、造林地准备
主要为清理林地、整地、挖穴等。整地时间于造林前1~2个月,细叶龙竹的栽植密度一般为450~600株/hm 成林后有450~600丛,株行距为4m×4m或4m×5m;穴的规格为60cm×60cm×50cm,挖时表土与底土分两侧放置,拣出石块,清除杂草根茎。在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一般不需整地就可开穴,但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最好先进行带垦或全垦后开穴。栽前15~30d回填土,回土时表土在下,心土在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施些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好,也可每亩施有机肥2~3t,混拌普钙100kg,与填底的表土拌匀。
3、栽植季节
由于细叶龙竹采用有性繁殖培育营养杯苗造林,所以四季均可进行造林,尽管是天气干旱,也能达到92{bf}以上的成活率,所以种植细叶龙竹不用补种,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损失,当年栽种当年成丛。
4、造林方法
细叶龙竹的造林方法有带蔸埋秆造林、移母竹造林、截秆移鞭造林、实生苗造林等。播种营养杯苗造林是近年细叶龙竹造林最常用的方法,各地均可采用。即用根系发达的营养杯竹苗,每丛2~3株或3~5株,栽植时,先行浇水营养杯苗使杯土湿润,然后紧握容器杯,挤压土壤,脱去塑料容器将苗垂直放于肥土*,按“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要求栽种,保证“苗正、踏实”,覆土应超过营养杯土处3cm左右为宜,上部要壅丰馒头形,加盖一层松土。
5、幼竹抚育管理
(1)封山青竹
细叶龙竹造林后最忌人畜破坏,所以栽竹后2~3年内,要加强保护,严防人畜入地破坏,避免火灾及病虫害。
(2)竹农间作
栽竹后2年内,林内光照充足,杂草灌木容易滋生,可在林地内套种大豆、花生、矮秆玉米以耕代抚,以短养长,既增加收入又可促进竹林快速成林成材。
(3)保持土壤适当湿度
在较干旱的地区栽种细叶龙竹,有条件地方可引水灌溉。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栽种,阴雨天应及时排除积水,以防烂根死亡。
(4)施肥
栽种第一年待苗木成活稳定后。可每隔10~15d,每丛苗浇稀粪水2~3kg,出笋前半月追施尿素或碳氨200~300g,出笋高峰期施复合肥500g,以提高产量,立秋后即停止施肥。以后施肥逐年加大。
在成林中每丛竹子选择新伐桩2~3个,打通竹节隔,每一伐桩灌入尿素200~300g、食盐20~30g。用土封口。肥效期可达1~2年。此法与土壤施肥有同样效果,并具有省工省料、成本低、防止肥料流失、肥效期长以及促进伐桩腐烂等优点。
(5)松土除草
种植半年左右,中耕扩塘一次,即深翻竹丛四周,使土壤疏松,将杂草、灌木置于竹丛下方,及时除草确保竹子得到充分的水分、养分,保证竹笋的良好生长。发笋期间如适逢雨季,一般水分不缺,若有夏旱发生,也会影响出笋,或出笋长竹后又死亡,所以必须注意水肥管理。
(6)修剪
对当年生长的竹子,修剪1.5m以下的所有枝条,以确保竹子能有充分的营养空间。
6、成林抚育管理
(1)护笋养竹
护笋才能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清明前后是竹笋-幼竹生长期,应禁止人畜进入竹林,并注意防治害虫和野兽危害。
(2)施肥
每年施3次,第1次于2月或3月在竹丛四周用锄头自外向内扒开,使竹蔸的芽目暴露,但扒土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损伤笋目和尽量少伤根系。细叶龙竹出笋量高,每年都要补充大量的肥料。扒土除了便于施肥,同时也是一次松土,使土壤通气、保水,对竹蔸、早发笋、多发笋都有促进作用。笋目曝光约5~6d就可以施肥,这是一年中的第1次施肥,称施春肥。这次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饼肥、人粪尿或土杂肥,一般每丛可施入厩肥25~50kg,或腐熟饼肥7~10kg,或土杂肥100~150kg。肥料施入扒开的沟中,随即覆土,覆土要比原来的土面略高。这次施肥由于肥料在土中发酵,增加了土温,提高土壤肥力。
第2次和第3次施肥的目的是促进竹笋生长,称追肥,应在5~6月进行。细叶龙竹喜肥,施肥次数多,产量更高,追肥以施速效化肥为主,每丛可施氮、磷、钾混合肥料(5∶1∶2)1.0~1.5kg,或尿素、硫酸铵等化肥0.5~1.0kg。施肥要在竹丛周开沟,将化肥撒入沟内或用水冲稀后浇灌,施后覆土。施时要注意肥料不要直接接触嫩笋,以防嫩笋萎缩死亡。另外要注意立秋后不要再施肥,因为此时施肥,会使幼竹生长过盛,组织幼嫩,入冬时容易受到冻害。
(3)深翻土壤
因细叶龙竹凋零物多,堆层极厚,林地几乎没有杂草,省去了除草的人工。每2年年底深翻(30~40cm)一次以前垦复过的土壤,同时将凋零物埋入竹丛周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为竹林生长创造良好的地下环境。
(4)合理采伐
经营细叶龙竹,必须实行采育兼顾,合理采伐。细叶龙竹为大型从生竹,其秆的密集度和出笋量高于龙竹、麻竹,一般当年栽种、当年成丛,第2年每从有20根以上的竹子,高5m,每亩能采伐0.5t,第3年竹高8m,每亩能采伐1.5t,第4年即进入丰产稳产期,胸径能达到9~12cm,亩产5~7t。采伐按“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弱留强,砍密留稀,砍病留壮”的原则进行择伐。采伐强度为50{bf}~60{bf},要求全砍3年及3年以上老竹。于每年11至翌年2月份竹子处于休眠状态或低生长势的情况下进行。采伐时,尽量齐地砍伐,降低伐桩,节约竹材,并随即打通竹蔸的节隔,促其腐烂。
7、竹林病虫害防治
(1)竹煤污病
竹煤病发生较普遍,多种竹子都可能发生。主要危害竹叶与小枝,严重影响光合作,致使竹子生长衰弱。竹煤病是由蚜虫或介壳虫的危而引起的。因为蚜虫和介壳虫的分泌物正是竹煤病病菌的营养来源。因此,防治方法以消灭蚜虫和介壳虫为主。可用20{bf}啶虫脒可溶性粉剂或波尔多液喷雾防治,也可以喷0.2~0.3度石硫合剂杀死煤病病菌。此外,适当砍伐,定期修枝,使竹林通风透光度改善,也可大大减少发病机会。
(2)竹螟
竹螟又叫竹苞虫、竹卷叶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模发生进竹叶可被吃光,影响光合作用,使来年出笋很少,冬委在竹蔸附近疏松土中做茧越冬。
防治方法为冬季结合垦复松土,消灭越冬幼虫。幼虫期喷施敌百虫500倍液或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在6月下旬发现幼虫卷叶时,可喷90{bf}敌百虫500倍液或50{bf}敌敌畏1 000倍液毒杀;5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黑光灯诱杀;虫口密度大时,可在林中放“721”烟雾剂。
(3)竹鼠
可用人工诱捕或用特丁磷、辛硫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