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9: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9:12
诊断梅毒主要依赖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血清学检查,其中血清学检查尤为重要。梅毒感染者体内通常会产生两种抗体:非特异性抗体(如RPR)和梅毒特异性抗体(TPHA)。非特异性抗体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但可能具有非特异性,而TPHA则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仅在梅毒抗原刺激下产生,持续时间可能很长,甚至终身携带。
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主要依据,但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性行为史综合判断,因为其他疾病如疱疹、艾滋病、肝炎等也可能导致假阳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HA一旦形成,终身阳性,而RPR非特异性抗体在感染四周后即可检测到,约95%的患者呈阳性,但免疫性疾病或孕妇可能导致假阳性,且RPR滴度可反映病情活跃程度和治疗反应。
诊断时,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和TPHA试验结果是关键。如果RPR阳性且TPHA滴度1:40以上,表明当前正在感染;若RPR阴性但TPHA滴度高,说明过去感染过,治愈后抗体可能终身携带。RPR主要用于筛查,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用TPHA确认。梅毒痊愈过程漫长,需要观察三年,确保诊断准确性。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 。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两种抗体:一种是特异性抗体(TPHA),为lgM。当有补体存在和厌氧条件下,对活螺旋体的动力有抑制作用,并可将螺旋体杀死或溶解,对机体的再感染有保护作用。另一类是非特异性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 RPR)。为lgA与lgM的混合物,可与正常生物组织中的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对人体无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