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9: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9:24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名字出自《诗·大雅·思齐》,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的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她出生于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父是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长诗文、书法,曾任北洋*司法总长等职。林徽因在1904年6月生于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1916年,随父迁居北京,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攻读建筑学。在此期间,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的文艺活动,登台演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齐德拉公主。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与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学习,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注册在美术系,但仍然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与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为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共同考察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发表了多篇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在《诗刊》、《新月》、《北斗》、《大公报》、《文学杂志》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以个人情绪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1936年,林徽因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她还参与了《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的发起,向国民*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
1937年夏,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中断野外调查工作。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1946年8月,林徽因全家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1949年初,两位*同志来到她家,要求她用红笔圈出一切重要文物古迹的位置,以便在攻城时尽可能予以保护。1950年,她被任命为北京计划委员会委员,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有远见的意见。
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精力,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和教学任务。她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多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1951年,她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1952年,她参加中南海怀仁堂的内部装修设计,还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4年,她当选为北京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徽因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和教学任务,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多篇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多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
林徽因于1955年4月1日离世,享年51岁。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著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林徽因的一生,既有建筑学的成就,也有文学创作的才华,她的一生充满了知性与灵性,是中国20世纪女性独立品格的代表。
关于林徽因的传记有很多,值得推荐的严肃客观的传记有:陈学勇的《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费慰梅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张清平的《林徽因传》。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汉族。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她是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